发表于2025-02-02
圓明園防滲之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2005年春,圓明園防滲事件被媒體曝光。這件事前後曆時大半年,在全國産生瞭很大反響,極大地推動瞭《環保法》,特彆是《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貫徹實施,堪稱我國環保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圓明園湖底鋪防滲膜,到底是環保,還是破壞環境?圓明園到底是要建成遺址公園,還是建成一個現代公園?本書全麵、生動再現瞭圓明園防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人們常說“曆史是一麵鏡子”,時隔十六年之後,當我們迴望圓明園防滲這麵鏡子時,又能從中看到什麼,得到怎樣的啓示?
趙永新:筆名柏木釘、李晗冰等,《人民日報》高級記者。1970年生於山東,1992年麯阜師大中文係本科,1995南開大學中文係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人民日報》工作至今。2007年之前主要從事環境報道,曾獲評2005年“首屆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稱號;之後轉為科技報道。著有《三代科學人》《科技創新熱點辨析》。
讀的很順。不過結尾有點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感覺。可能是此時的輿論監督氛圍更加艱難瞭吧。基本上沒有再有那樣的集體討論環保公共事件的情況瞭。有什麼問題動輒成為公共事件,隻能等官方通稿。某種程度來說各方都沒有形成一種就事論事的習慣。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真的好難,某些人把它等同於全盤否定自己吧?另外, 本書成稿於2007年,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纔齣版,畢竟已經過去十五年瞭。且沒有補述一點最近十年圓明園的變化。有些遺憾。
評分非常精彩!翻開第一頁時讀得停不下來,一口氣讀完前麵幾章節,心情也跟隨圓明園的命運起起伏伏,掩捲後按捺不住激動。 作者是圓明園防滲事件的曆史見證者,也是推動者。書中全麵呈現瞭圓明園防滲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始末,不僅有翔實的文字資料,更有非常珍貴的照片資料,讓我得以有機會深入窺探一條新聞如何産生蝴蝶效應,推動一個事件走嚮大眾視野,影響政府決策,改變一處遺址的命運,並最終成為史冊中不可或缺的一頁。作為一個有點抱負的記者,誰不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有這樣的機會釣上一條“大活魚”呢? 娓娓道來的故事中,無不閃耀著一個成熟記者的冷靜、智慧、專業。作為一個寫作者,沒有避諱自己的知識積纍的短闆,不否認對防滲事件影響難以理解的窘迫,坦誠告知讀者報道的一處“硬傷”,也大膽書寫報道中經曆過的焦慮、辛苦、彷徨。
評分逛書店偶然看到,覺得似乎很有意思,買來一讀。 沒想到著名的圓明園還有過這一段麯摺。更沒想到,當時的主要焦點居然集中在環保,而不是文化遺産保護。 時至今日,我國也開始推行文物影響評估,但遠未到法律的高度,也尚不成一個成熟的體係(文化遺産保護本身又何嘗不是)。 書裏說圓明園,修瞭一百五十多年,毀瞭一百多年,保護過程中又被有意無意破壞瞭數十年!圓明園毀於八國聯軍,確是我們自己斷瞭它的根。 圓明園們的明天會怎樣?應該怎樣?吾輩當一直思考下去。
評分2021,0503。
評分既是新聞的“後颱”,也是輿論的“前颱”。眾聲喧嘩,吵吵鬧鬧,各抒己見,這樣的時代不知道啥時候纔能復見瞭
看完了,给五星,没得说,虽然还有很多瑕疵。想说的话很多,在短评中写不下了,于是就把我在豆瓣的第一篇书评献给这本书吧。 圆明园事件恰好发生在我的大学期间,发生在我大量修习专业课的阶段。虽然由于考研等原因没有特别去关注这件事,但其启蒙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最后的...
評分虽然没有去过圆明园,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次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每次教学,心中都会充满痛惜与愤怒。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竟被侵略者放火烧成了灰烬!每次教学,都会对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和锻炼,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为“落后...
評分作者有种特别珍贵的坦诚!从面对第一个信源时实话实说自己对防渗工程危害性的不了解开始,我就认定了这本书的风格:真实。能在若干年后回忆叙述新闻时这样客观,不仅担得起新闻是历史底稿的责任感,更有种让人信任的幽默感。这本书写防渗各方公开大讨论的部分尤其精彩!!!这...
評分2021,0503。 第一次知道圆明园 是在中学的英语课上 每个人要知道圆明园的英文怎么说(考纲的考点之一) 后面跟圆明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去过北京几次 也没得空去看一眼 2005年 我12岁 对圆明园防渗事件没有很深的印象 翻开这本书才认识到 原来圆明园防渗这件事当年这么轰动 文...
評分“圆明园不可能恢复,也没必要恢复!” 字字铿锵,力透纸背,孙先生之言掷地有声。 圆明园遗址是一道疤。八国联军的一把火绵延了150年,戎狄蛮夷的枪炮声震荡着14亿颗心,这疤痕大声地撕心裂肺地“向全人类控诉”着:弱国无外交,落后只能挨打!弱,意味着奴颜婢膝、任人宰割,...
圓明園防滲之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