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
澀澤龍彥(1928—1987),日本現代幻想文學旗手,異端文化傳道者。對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影響甚深的“暗黑美學大師”。
從20世紀50年代起,他就集中嚮日本讀者引介薩德侯爵、巴塔耶等作傢的作品。同時,他也深入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領域,寫齣瞭大批充滿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學作品,成為日本傑齣的幻想文學先鋒。
譯者:
王子豪,大連理工大學日語係碩士,譯有《龍彥之國綺譚集》。
▲較之單純的事物,激蕩的想象力偏愛異常的事物。 ——薩德
暗黑美學大師澀澤龍彥的惡魔藝術導賞
縷析黑暗之王的前世今生 勾勒人類隱秘的心象風景
一個妖異的惡魔學迷宮 一段深長的異端幻夢
▲編輯推薦
“恐懼是人類所持有的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恐怖小說作傢洛夫剋拉夫特 如是 寫道。恐懼心理所滋生的,是人類天馬行空的惡魔幻想。
◎ 詭譎暗黑的惡魔藝術導賞,九個字字珠璣的篇章,構築一個妖異的惡魔學迷宮,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
從埃及和古希臘的眾神,到古洞窟壁畫中的巫師;從魔王路西法,到犬頭人;從德拉剋洛瓦的《梅菲斯特》、老勃魯蓋爾的《叛逆天使的墮落》,到博斯的《聖安東尼的誘惑》《最後的審判》……步入這座惡魔學迷宮,滿眼是人類想象力綻放的妖異之花。
◎ 以旁逸斜齣之筆,書寫深層心靈淵源,勾勒人類隱秘的心象風景。
從惡魔形象的起源與流變,到“聖安東尼的誘惑”等繪畫主題;從冥府與《啓示錄》中的眾多怪獸,到各色龍與死亡之幻象……縱橫捭闔間,澀澤龍彥為我們縷析瞭惡魔藝術的前世今生,同時納入深層心理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最新成果,直指惡魔藝術的本質:它是人類恐懼與虛無的幻影,是死亡與愛欲的魅惑化身。讀這本小書,與其說是在見識“惡魔”,莫如說是去審視人類的“第二自我”。
◎ 上承布勒東、巴爾特魯塞蒂斯,下啓美術史書寫重大變革的名作,澀澤龍彥日後的寫作均萌芽於此。
藝術起源於魔法,藝術誕生於魔法。從引領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布勒東,到偉大的僭越者薩德;從“後現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巴塔耶,到歐洲文化史傢赫伊津哈,他們既是澀澤龍彥信手拈來的徵引對象,也是其一脈同宗的精神先師。他們所共享的,是對異常事物的鍾情。誠如薩德所說:較之單純的事物,激蕩的想象力偏愛異常的事物。
◎ 裝幀精美,圖文並茂,直觀呈現令人目不暇接的惡魔世界。
書中兼配七十餘幅插圖,多為名傢經典畫作,方便讀者充分且具象地體驗惡魔幻想藝術的參差多姿。
▲內容簡介
《惡魔幻影誌》是日本文化學者、幻想文學大師澀澤龍彥關於惡魔幻想藝術的文化劄記,收錄瞭其於1961年發錶於雜誌的九個珍奇篇章。
從原始洞窟藝術、各大古文明神話,到《啓示錄》抄本、世界各地的教堂藝術;從德拉剋洛瓦的《梅菲斯特》、老勃魯蓋爾的《叛逆天使的墮落》,到博斯的《聖安東尼的誘惑》《最後的審判》,澀澤龍彥以其令人目不暇接的博學,帶領我們步入這妖異的惡魔學迷宮。通過開掘其異色思想源泉,他以紮實而搖曳多姿的筆緻,縷析瞭惡魔幻想藝術的前世今生及其種種元素和主題,並文之以頗具啓發意義的文化洞見,直指惡魔藝術的本質。最終,他所揭示的,是人類隱秘的心象風景;他所吐露的,是對異端幻夢的無盡鍾情。書中更兼配七十餘幅插圖,直觀反映瞭介紹的相關作品。
▲名人推薦
◎若藉用赫伯特·裏德的說法,凡澀澤筆觸所及之處,神話蓋過曆史,意象先於觀念,圖像取代瞭理型……這本由諸多要素編織的研究筆記無疑構成瞭澀澤龍彥的原點。他日後的寫作已在此書中萌芽,而這萌芽在一定程度上不妨被視作某種預言。
——榖川渥 日本美學傢、批評傢
◎要是沒有瞭這個人,日本會是一個多麼寂寞的國傢啊。
——三島由紀夫
◎《惡魔幻影誌》確實是筆者最心愛的作品之一,正因如此,它纔遲至今日麵世。筆者現在深切地體味到瞭眼看著掌上明珠嫁為人婦的父親的心境。
——澀澤龍彥
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涩泽龙彦的作品。读罢《恶魔幻影志》,觉得像欧洲的学者,倒不像日本人。也不知道是涩泽龙彦作为欧洲文学艺术研究者和翻译者的风格使然,抑或是中译者的原因,还是由于我读日本人实在太少。不管怎样,恶魔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一来因为恶魔像神,二来...
評分赠阅本到手前忍不住自己先买回来读完了,唯一想吐槽的是插图整体颜色太暗容易看不清细节,如果能出一个把文中提过的画作全部配齐的彩印精装版想来应该会读得更享受。 译文把长句的逻辑处理得很清晰,注释也非常详尽,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磕巴过,通读一遍以后也没发现什么明显的...
評分 評分作者:谷川渥 译者:亜空 编校:责编 狮心 即便是在涩泽龙彦的著作群中,《恶魔幻影志》也显得尤为奇异。 恰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apologia”(拉丁语,意为“辩解”)的那样,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历时了将近17年之久,而且实际的付梓刊行是在1979年,也就是这篇序言写就的隔年...
評分插圖看的我要瞎瞭orz 對讀者的雜學知識要求比較高,如果想來獵奇可以歇歇)很多地方的考據很深,講瞭很多中世紀宗教觀念的變遷以及不同地域文化融閤對“惡魔”形象學和寓意的影響,其實對外行來說趣味不算很高) 另外澀澤真的很喜歡巴塔耶啊,反倒是從澀澤的引述和解釋中重新發現巴塔耶很多觀點的魅力。
评分澀澤龍彥的一組藝術史隨筆集,發錶於1961年,1978年修改增補後發行單行本,分論惡魔形象的起源、惡魔肖像、冥府和啓示錄、最後審判、地獄與刑罰、龍、聖安東尼的誘惑、死神等部分。可以視為西方藝術史的主題研究筆記,篇幅不大而涉獵眾多。我的感慨是,六十年來“魔鬼學”的各種研究層齣不窮,書中一些小地方可以得到修正,但從大的框架和主要觀點看,澀澤龍彥的視野和見地依然令人驚嘆。本譯本可能用瞭原來的黑白插圖,略顯不足,因為作者的論述全都建築在圖像基礎上,“看見”很重要。在啓示錄部分他提到昂熱城堡的天啓壁毯,書中並無圖片,我整理瞭一組在此: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88540041/。若把本書中他提到的作品都整理一遍,一定特彆壯觀。
评分成佛容易入魔難。 若說惡魔代錶虛無,那麼現實終將幻滅。現實心虛、自欺。 荒誕、異端、極緻永恒之美……一切為世不容者都將永存。
评分這本是龍彥的書裏,我看得最認真的一本。倒不是因為他寫的有意思,其實作為雜談來說,他藉用瞭很多西方和東方的神話曆史以及藝術作品甚至雕塑來講“惡魔”的形象在曆史中的變化,從美的,變成醜的、惡的、人獸組閤的、獸獸組閤的、以及在曆史中宗教和統治者對於“恐怖”文化的需求。有好多觀點是非常有啓發性的。我自己從來沒想過,原來惡魔是因為有需求纔被創作齣來,或者藉來用的。另外,插圖要是再大一點就好瞭。
评分插圖看的我要瞎瞭orz 對讀者的雜學知識要求比較高,如果想來獵奇可以歇歇)很多地方的考據很深,講瞭很多中世紀宗教觀念的變遷以及不同地域文化融閤對“惡魔”形象學和寓意的影響,其實對外行來說趣味不算很高) 另外澀澤真的很喜歡巴塔耶啊,反倒是從澀澤的引述和解釋中重新發現巴塔耶很多觀點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