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5-23
白色饥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866—1868年,芬兰的人口大约只有180万,却有将近10万人在那次大饥荒中饿死、冷死、病死。为了活下去,农妇玛丽亚抛下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带着一对儿女从芬兰北部逃向圣彼得堡。她能穿过白色的冰封世界,最终抵达有面包、炉火,饿不死人的地方吗?通过一个末日启示录般的逃荒故事,这部小说记录下了芬兰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段,也描绘出了真正的饥饿、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类在苦难面前所展现的生存意志。
阿奇·奥利凯宁(Aki Ollikainen),1973年生,毕业于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芬兰作家、摄影师、记者。出版小说三部:《白色饥荒》(Nälkävuosi, 2012)、《黑暗的故事》(Musta Satu, 2015)、《田园牧歌》(Pastoraali, 2 018)。处女作《白色饥荒》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像银勺一样的天空,与这白色一起,紧紧地笼罩着1867年10月-1868年4月的芬兰。上帝采取最可怕的方式考验着他的子民的信仰——苦难和不幸即生活的全部,活着本身成为一道难题。阿奇·奥利凯宁笔下的活着,又是黑色的。那沉重的活着,在与寒冷、饥饿、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成为一杆沉重的秤砣,最终压死了多少落荒之人——他们如同被“园丁修剪掉他那苹果树上的枯烂树枝一样”,被一批批饿死、冻死、病死在那年的冬天。惟愿,他们最后到达的地方,有夏天、秋天、春天,有一切无雪的季节。
评分我想着,在当下读这本书,多少能与在上海的人感同身受些。但对共情能力很强的我来说,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都难以承受。历史上19世纪的芬兰饥荒,土豆和蓝莓一样大,穷人吃裹着树皮的面包,沦为四处乞讨的乞丐。死了就变成白色的幽灵,活人仿佛再也看不到黄绿色的春天,死在去象征希望的圣彼得堡的路上。——荒谬的是,作为21世纪象征着希望的魔都,同样四处飘荡着白色幽灵。2022年的春天还没有来,但它已经走了。这本书最后的慰藉是新生命都能够在殷实的家庭里长大,以及尾记中跳进湖里的尤哈尼。
评分我们越是滑向自由,就越疯狂地摸索我们所有可以戴上的枷锁。人人都受自己的冲动驱使,追逐那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枷锁的长度展示的是我们自由的界限,我们只有随遇而安,才能不受界限的困扰生活。我们自己的欲望就是最大的拘囿。一但我们的欲望泯灭了,我们也就无须再挣扎了。
评分夜里读着会想起此时在上海的人,不禁饿了,而好在还有一口面包一杯酒。
评分@廈圖
一个即将饿死的人是什么模样呢? 他脸上的颜色会被抽离,有红慢慢变黄,接着变成灰色,最后甚至连灰色也消失了。 “死亡的颜色是白色。” “当灵魂离开一个人时,所剩的只有白色。” “我们要舍下你父亲了。” 电影《一九四二》曾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心理阴影,在一段时间内我...
评分我们自己的欲望就是最大的拘束,一旦我们的欲望泯灭,我们也就无需再挣扎了。 记得小时候,也不清楚是哪个地方发了水灾导致了饥荒,从南边来了很多逃荒乞讨的人。他们从进门便开始诉说悲惨遭遇,最后乞求主人家施舍点什么。要是给他们米面,便装在随身的挎兜里,给一点剩饭剩菜...
评分《白色饥荒》沉静的叙事与凌冽的荒年 讲述饥馑与荒年的小说,总能给人心理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在极端的环境下人的无奈与挣扎。饥馑就仿佛是一个极大的囚笼,人们无从逃脱,却倍受煎熬。 此类灾难的小说,我们并不陌生。像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阎连科的年月日。...
评分洁白的雪花在世人的眼中象征着完美、庄严肃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丽的形状,我们常用洁白的雪花比喻一个人高贵素雅的品格,却极少用它来代表邪恶。 然而就是这一片片的雪花,它不仅可以掩埋罪恶的真相,同样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去一个人的生命。 《白色饥荒》是芬兰作家阿...
评分洁白的雪花在世人的眼中象征着完美、庄严肃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丽的形状,我们常用洁白的雪花比喻一个人高贵素雅的品格,却极少用它来代表邪恶。 然而就是这一片片的雪花,它不仅可以掩埋罪恶的真相,同样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去一个人的生命。 《白色饥荒》是芬兰作家阿...
白色饥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