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格丽·罗西里尼 (Ingrid Rossellini),哥伦比亚大学文艺复兴史专家,生于艺术世家,是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和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的长女,对西方古典文化浸染多年。她在哥大取得意大利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哥大、纽约大学、哈佛、普林斯顿等高校任教

出版者:
作者:[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出品人:未读
页数:416
译者:宇华
出版时间:2020-12-1
价格: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1639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版首度引进。西方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听劝,不信权威?本书用心理分析法来为你呈现。

★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主题是男人的自我成长?为何《神曲》出自但丁的狂妄自大?罗马共和国的雕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为何米开朗基罗死之前会把年轻的自己放在《创世》的画面角落?

★《科克斯评论》2018年度好书 /《书单》《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星级推荐,美亚读者一致好评,打出4.5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需要调动自身极大的专注度,看起来也会很艰涩,因为不小心一句具有哲学的文字会被自己省略过去,文中出现大量含有哲学和直击人心的文字,需要反复的研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一本好书会因为反复的研读,随着心境的变化,收获不同的果实: — 救赎这...  

用户评价

评分

修行60th,作者认为认识自我等同于身份认同,应含对自我身份的定义以及对自己隶属于群体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书里在历史、文化、政体、宗教、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方面沿着发展脉络梳理了价值观,这一层面属中上,从真知洞见层面很理想,此书问题在于细大不捐过分贪婪导致强枝弱干尾大不掉,罗马前后三巨头五贤帝部分的常识性叙述完全不必要,而中部宗教后期艺术部分也有冗余累赘混淆重点的嫌疑,严重冲淡了主线!此书如果精简篇幅,着力于自我身份定义从灵魂受拘肉体则不可能体悟超绝理性到人之存在为绝对真理的一部分,是造物主的合作者再到宇宙间一切存在都向着终极真理而前进以及期间的一切相关思潮,则文本会凝练有力的太多。然而,虽然此书大有头重脚轻比例失调之毛病,在进退取舍方面颇可訾议,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英格丽褒曼有女如此,当可傲然

评分

写得比较平庸吧,感觉就开头和结尾点题,和题目没多大关系,单纯写人文主题相关的文学、艺术、历史,查资料倒是不错。

评分

可以叫做《西方文化美学简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至于为什么叫做“认识你自己”,主要是作者希望西方读者知道自己的思想根基到底从何而来。 不过问题就在于过于驳杂,既有文化史,又有美术史,又讲了太多的历史,让这本书啥都像又啥都不精。更像是大学本科生的欧洲文化史同事课程大纲的感觉。 当然作为科普作品,要真的全都掌握,也要点时间了。

评分

作者居然是罗西里尼和褒曼的女儿,然后才会注意到罗西里尼确实拍了不少“古装”电影,作者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研究为志业,应当确有家学。说回这本书,看题目乍以为是心理学辅导手册,细看其实就是前日刚说过的“精神史”,本书就是寻绎西方文明的精神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写到文艺复兴,围绕着的是艺术、哲学、宗教及各个时代的人的观念。总体感觉,古希腊古罗马的部分,较为平淡,但一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部分,写的特别好,许多知识、评论都是很新鲜的见解。有些后悔后半部分翻阅的太快了,我也是没办法,时间太少,只能如此。我也想在壁炉旁边,饮一杯酒,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呀。

评分

作者居然是罗西里尼和褒曼的女儿,然后才会注意到罗西里尼确实拍了不少“古装”电影,作者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研究为志业,应当确有家学。说回这本书,看题目乍以为是心理学辅导手册,细看其实就是前日刚说过的“精神史”,本书就是寻绎西方文明的精神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写到文艺复兴,围绕着的是艺术、哲学、宗教及各个时代的人的观念。总体感觉,古希腊古罗马的部分,较为平淡,但一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部分,写的特别好,许多知识、评论都是很新鲜的见解。有些后悔后半部分翻阅的太快了,我也是没办法,时间太少,只能如此。我也想在壁炉旁边,饮一杯酒,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