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湖上闲思录》系钱穆先生探讨中西文化比较之著作。先生自言,“历史限于事实,可以转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则寓有价值观,必双方比较,乃知得失”。《湖上闲思录》就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情与欲、理与气等项进行比较,抉隐发微,不尚空论,为治中国文化者所必当研读。
《湖上闲思录》为作者(钱穆)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湖上闲思录》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沉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湖上闲思录》(钱穆著·三联书店2000年第一版) 早年读岳麓书社版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对钱穆印象甚佳,文字简朴,但用力很深,乃学问家之路数。后来又读到台湾大东图书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更是欢喜。而今又睹《湖上闲思录》,虽是“闲思”,却能言浅意深,“...
评分 评分《湖上闲思录》(钱穆著·三联书店2000年第一版) 早年读岳麓书社版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对钱穆印象甚佳,文字简朴,但用力很深,乃学问家之路数。后来又读到台湾大东图书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更是欢喜。而今又睹《湖上闲思录》,虽是“闲思”,却能言浅意深,“...
评分《湖上闲思录》(钱穆著·三联书店2000年第一版) 早年读岳麓书社版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对钱穆印象甚佳,文字简朴,但用力很深,乃学问家之路数。后来又读到台湾大东图书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更是欢喜。而今又睹《湖上闲思录》,虽是“闲思”,却能言浅意深,“...
评分作者写书时,由胃病新愈,体况不佳时,倘佯湖山胜处,有所感悟而作,本人近日患头疾,唯睡起未久可读书一二时,其余时刻头疼欲裂,坐卧不宁,虽不能写,但总算是有空,把这本湖上闲思录看完了。 钱穆此书,六十多年前,成于其代表作之一国史大纲完以后几年间,在抗日国难期间...
怎么说呢。。。对于文字的用法有年代感了,所以不静下心来琢磨,好多东西是读不进去的。
评分觉得应该改为,中西文化之比较,更为合适,较深入全面比较中西从地理环境到生产事业到求知方法等,一层层推倒出是什么,为什么,至于怎么办并未太提及
评分太湖边的碎笔 闲散但值得回味
评分也许是后人已经学习了前人思想很多而进化,读来没有那么惊讶,甚至有些格调普通了
评分很多金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