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蘇無锡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 ……。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1930年因發錶《劉嚮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颱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教授。 1990年在颱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 。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傢的旗幟,在大陸、香港、颱灣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曆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 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湖上閑思錄》係錢穆先生探討中西文化比較之著作。先生自言,“曆史限於事實,可以轉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則寓有價值觀,必雙方比較,乃知得失”。《湖上閑思錄》就人文與自然、精神與物質、情與欲、理與氣等項進行比較,抉隱發微,不尚空論,為治中國文化者所必當研讀。
《湖上閑思錄》為作者(錢穆)1948年徜徉於湖光勝景中閑思遐想的結晶,分彆就人類精神和文化領域諸多或具體或抽象的相對命題,如情與欲、理與氣、善與惡等作瞭靈動、細膩而深刻的分析與闡發,從二元對立的視角思索瞭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湖上閑思錄》言淺意深,語重心長,既見齣史傢的沉潛與細密,又見齣哲人的深邃和文學傢的靈透與光彩,顯示瞭作者多樣的纔華。
本书为钱穆先生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简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学家的沉潜于细...
評分人都有天性,人也都有天命。天性是人之内在,天命则是天命在外在世界下的反映。 天命因天性而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固然如此,但是性格是否对命运有作用,还是要看社会的大环境。
評分钱穆先生出生之时正值清朝,靠着老一辈学人的自修方法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今天无疑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因着此等经历,想必他对国外的哲学思潮了解甚少,于是借助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之中的闲暇,写成了这一本小册子。读者如果注意到每一篇都是以对立的概念命名的...
評分钱大师对人的生老病死鬼神命道都有精辟论述。前年买过一本他的文选,因其论多有传统文史典籍的引述,当时还看不大懂。而这本小书完全抛弃了古奥的词义推演,不论是说自然与人,艺术与科学,还是传统的道与命、礼与法,都是大师与你聊天般细细讲来,虽山夫农妇也应听得懂罢。 ...
評分近代以來,受西方之衝擊,國人每以為中國文化不足論,至有中國書完全不必讀等極端之論。至今日,雖似舉國昌言“國學”,然於內心深處卻並未予中國文化一端正位置。以儒家思想,或者更進一步以古典經學為以往歷史文化之陳跡,或僅於思想文化一層略有貢獻,而於今日所謂“現代社...
多思考思考吧,挺好的!1948年寫成
评分怎麼說呢。。。對於文字的用法有年代感瞭,所以不靜下心來琢磨,好多東西是讀不進去的。
评分這本書藉瞭半年瞭,空靈的哲學觀點一直是我下不定決心讀完的原因。新年新開始,決定把書還掉前認真讀一讀。前幾章,已經收獲頗豐。善與惡中這一段比較應景:和平與鬥爭,是人事中更互迭起的兩種形態,常常循環往復,從和平轉入鬥爭,又從鬥爭迴歸和平。 鬥爭能覓取和平,和平需能抵擋鬥爭(即不怕鬥爭)。接近鬥爭的和平與接近和平的鬥爭,都是可繼續的,都可稱為善。若遠離瞭和平的鬥爭,和遠離瞭鬥爭的和平,都距中勢皆遠,皆將不可成為一種恒態而取得其繼續性。 又如自由與乾涉中:自由的反麵是乾涉,隻要天地間有兩個以上的東西存在,這一個終不免要受那一個的乾涉。受瞭那一個的乾涉,便損害瞭這一個的自由,乾涉愈多,自由愈少。純理論的書我看起來還是昏昏欲睡。
评分…時時徜徉湖山勝處,或晨齣晚歸,或半日在外。即暫或間隙,亦常徘徊田塍魚塘之間。盡拋書冊,惟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心胸積滯,逐一滌蕩,空所存抱,乃時有閑思遐想,如遊絲輕漾,微葉偶飄,來入庭際,亦足賞玩。乃於夜燈坐對,隨筆抒寫,初不自意遂成捲帙… 要好好學學錢老爺子這心境瞭,近年讀的看的太多,缺少“盡拋書冊,惟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這樣的時間
评分少有人如錢先生者,跨越近百年如同眼前,文化的進步實在太慢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