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指南,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交互设计过程、原理和方法,涉及的产品和系统有个人电脑上的个人和商务软件、Web应用、手持设备、信息亭、数字医疗系统、数字工业系统等。运用本书的交互设计过程和方法,有助于了解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而更好地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全书分成3篇:第1篇描述了“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及思想;第2篇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原则,可以帮助您在较高层次上去把握设计;第3篇则介绍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
本书结构清晰、深入浅出,是一本难得的大师经典之作。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工程师等,以及目前正在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等。
10年3、4月的时候在英国亚马逊上买的英文版。回来以后发现原来第三版的中文版已经有了,又买了中文版,2011年初的事。 很系统地说交互的一本书:涵盖从宏观上对用户目标,对设计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到设计的原则、行为,到弹出框的行为、错误和警告的合理形态这类细节(全书分1...
评分做交互设计的朋友,界面设计的朋友,应该看看这本书。 做程序开发的朋友,也应该看看这本书。 我是在公司读的这本书,每天上班大约抽出来两个小时,工作忙时就放在一边,断断续续地读完了。 初读之时,并不觉它有什么好感之处,反而觉得有些枯燥,浅显无力。但是,随...
评分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你是做视觉设计的,如果你是做产品经理的,如果你还有幸成为交互设计师的,或者干脆变成用户体验某某某的,那这鼻祖级的书,不容错过。较系统的理论及方法,流畅,屡试不鲜,如果我们身在如上所说的某位置,却未能通读此书,多少显得有些不称职。我们热爱...
评分我们使用电脑时,都有一个心理模型,但是实现这些功能的程序,并不是按照我们的心理模型构建的,而是另外有一个复杂的实现模型。如果设计交互过程只注意实现模型,而忽视心理模型,那么得到的交互功能通常都不太好用。 当我们使用电脑时,最好的状态是有个流畅的心流,也就是...
评分1. 用户界面应该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而不能基于实现模型;(需求,而不是制作) 2. 用户不理解布尔逻辑.(用户更喜欢图形化的东西,而不是数字) 3. 不要全盘复制机械时代产品的用户界面,而一定要按照信息时代的客观情况进行改良.(主次表现) 4. 重大改变必须是非常好的改...
1.第一部分关于用户和设计的过程以及高层次的思想;第二部分关于高层次的交互设计原则;第三部分是低层次、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2.设计交互系统的四个主要步骤:研究产品所处的领域、了解用户及其需求、定义设计方案的框架、填充设计细节;3.产品的表现模型要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4.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中是怎么使用产品的;5.完美不在于无以复加,而在于无可删减,万事莫不如此;6.应该注意产品显现出的人格特征:即胜任工作、乐于助人,或者抱怨或唠叨,强迫或者找借口;7.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中是怎么使用产品的
评分About Face 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用户需求出发,理解目标为设计做好导航工作,介绍了许多常见方法:脑暴、人物建模、定性定量需求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设计行为与形态,其中包括一些设计准则,比如消除附加工作,如何正确利用好隐喻和习惯及视觉设计的一些原则。
评分前面一章内容比较熟悉,讲用户体验和用户研究,后面两张提供了具体的原则,解释了很多术语,是实际的操作指南。
评分1.第一部分关于用户和设计的过程以及高层次的思想;第二部分关于高层次的交互设计原则;第三部分是低层次、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2.设计交互系统的四个主要步骤:研究产品所处的领域、了解用户及其需求、定义设计方案的框架、填充设计细节;3.产品的表现模型要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4.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中是怎么使用产品的;5.完美不在于无以复加,而在于无可删减,万事莫不如此;6.应该注意产品显现出的人格特征:即胜任工作、乐于助人,或者抱怨或唠叨,强迫或者找借口;7.观察用户在真实环境中是怎么使用产品的
评分界面设计上是比较过时了,基本没有互联网内容,一些软件设计原则还是有参考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