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在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方面有无法超越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希腊非常注重人本身。他们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深深的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美好,他们是最早大规模游戏的人,可见他们有足够的...
评分要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及文化发展,很难不往西方找源头,而西方之源头便要追溯所谓“二希传统”,希腊和希伯来在汉密尔顿的书中分属于西方和东方的精神,当然所谓东方指的是近东一带,在《希腊的回声》最后一章她认为最终教会与罗马精神结合而就此跟希腊精神擦肩而过,“二希”...
评分美国人眼中的希腊,总带有美国人的色彩,总是将希腊当作精神的先驱来歌颂,而不是寻找一个真实的希腊。汉密尔顿笔下的希腊,活脱是美国现代精神的翻版,“希腊人可以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摒弃所有传统的解释,无视任何祭司的教条,不受任何外界权力的影响去追求真理。”P25这种...
评分什么是悲剧?悲剧正是通过痛苦来给人温暖和激情。 叔本华讲:“当心灵的激情会说:‘事情非这样不可’,悲剧就是对这种激情的接纳。” 尼采说:“重新肯定向死而生的意志,而在这重新肯定之际,为意志的不可穷尽而感到欣喜。”(摘自《希腊精神》)。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
评分作为古典学专家,汉密尔顿的《希腊精神》(The Greek way,直译就是《希腊方式》)应该是一本古希腊的简明读本,而《罗马精神》与《希腊精神及其回声》则可看作是希腊精神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与流变,以及虽然覆灭却被无数人怀念和称道的城邦。 中国人了解希腊,应...
希腊狂热粉也不过如此罢。对史料引用不完善,鼓吹希腊宗教开放,言论自由故意搬弄是非。有故意往古希腊人脸上贴金之嫌。
评分汉密尔顿也许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古希腊学者和西方古典学者,也许是一个狂热的古希腊爱好者,也许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理性的追求者,但是这本书是以西方理性消耗殆尽和分崩离析为背景的,其不免矫枉过正。同时,这本书也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对西方的痴迷和对东方的不满,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思想。从全书的开头就可以明显地发现作者对东方文化的偏见和对感性认识的偏见。另外,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只字不提就妄谈东方文化。厚此薄彼,实在没有气度;崇古讽今,实在没有胆识;以偏概全,实在没有眼界。看看人家伽达默尔教授,对于中国文化同样充满遗憾,但我们希望他能够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域,因为他对各种文化都充满虔诚和尊敬。这三颗星是为她的古希腊研究打的,除却文化研究,从专门研究古希腊文化和古希腊精神来看,还是相当好的导读著作,以上。
评分真好看,越到后面越好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希腊!
评分希腊狂热粉也不过如此罢。对史料引用不完善,鼓吹希腊宗教开放,言论自由故意搬弄是非。有故意往古希腊人脸上贴金之嫌。
评分2014-05-12 热爱你敬慕你渴望贴近你。想到有这样的王国曾经存在于世界上,我便感到非常幸福,活着也不再是无意义和不荣誉的事。现在的我还不配说自己是他们精神上的同伴,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触碰那份荣光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