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1965年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7月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任教至今,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日本、新加坡、韩国访学与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诗歌、20世纪外国小说。出版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2000)《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2002)、《镜花水月的世界》(2003)、《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03)等专著。
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经典是最可行之途径。本书分两部分:“异域编”是在北大中文系开设20世纪外国小说经典选讲的讲稿续编,“本土编”是作者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心得。
中国当代作家群像中,似乎都在西方和拉美文学中寻找师承。这一点似乎不奇怪,八九十年代,如饥似渴的接受西方文学熏陶,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一群人。而对于一个文学青年来说,如果不谈点毛姆、加缪、海明威、乔伊斯、卡尔维诺、昆德拉、博尔赫斯……如果只知道莫言、余华、格非...
评分哎,很好看。 总觉得,好的文学批评实践也具有叙事性,可以像读一本小说一样读下去。 《尺八的故事》最明显。张爱玲和废名的小说、何其芳的《画梦录》、萧乾的《梦之谷》,分析得都很好看。也许这些作品都可以用李义山的那句诗来形容吧,“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
评分中国当代作家群像中,似乎都在西方和拉美文学中寻找师承。这一点似乎不奇怪,八九十年代,如饥似渴的接受西方文学熏陶,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一群人。而对于一个文学青年来说,如果不谈点毛姆、加缪、海明威、乔伊斯、卡尔维诺、昆德拉、博尔赫斯……如果只知道莫言、余华、格非...
评分什么是现代主义名著?有人开玩笑地定义:所谓现代主义名著就是那些大家都说应该去读,但谁也没有读过的作品。然而吴晓东固执地认为,想要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因此,在这个趣味上...
评分对于外国文学的部分,还是他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详细一点,大致观点差不多,对于本土文学的部分,有一些篇章解释得很深奥。也许这也是吴晓东本身的特点,整本书充满了哲学意味,理论性很强,有一片关于张爱玲的,我完全看不懂........
很学院 理解比较深而透彻
评分有不少篇其实在"阳光与苦难"中都读过,还是要感慨,吴老师在25岁前就写出多篇高水平的文学评论文了,他对文学的感觉或许真是与生俱来的吧。而且幸运的是他基本上没有走弯路,可以一以贯之地将文学作为他观照现实人与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的论述同样文采斐然,只是对某些深奥的文学理论术语太过迷恋,字里行间总是散漫着超离的美学符号。
评分四星是因为,还没看传说中的从卡到昆
评分#代序里的个别错字和人名不一致影响出版品质。但代序讲现代小说这个问题,确实能让人感到共鸣和启迪。我就要出类似讲稿了,会被人一星吗…
评分装帧精美,大多发表于读书。两年前购于恩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