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
青年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
199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1年进入湖南电视台总编室实习
2003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工作
2004年进入湖南经济电视台工作
2005年至今任职于光线传媒,历任《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最佳现场》《是真的吗》等电视节目制片人,现任光线影业副总裁
大型求职节目《职来职往》《你好面试官》常驻嘉宾
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等作品
“如果散文和小说写的是生活中的我,这本职场书就是工作中100%的我。”
★ 别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你不可以?
那是因为也许你还没听过“职场3232”法则啊!
----------------------------------------------------------------------------
《我在未来等你》《谁 的青春不迷茫》新版之后,暌违数年,刘同重新书写职场,不仅写给每一只在时代浪潮中奋力打拼的职场候鸟,也是写给在职场拼搏十八年,依然在前行的自己。职场上有这样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
----------------------------------------------------------------------------
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慢慢地,你会发现,会不会工作、能不能工作,其实与一个人的年龄、资历无关,一个37岁的人,工作能力不一定就比20岁的人强。每个人都必须要按顺序经历职场的这四个阶段,无法跨越,也不可能逃避。
★别人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当然也可以!
而这本书根据职场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列出了最困扰职场候鸟们的问题,其中哪怕只有一个能让你有所感悟,那这本书也就有了它的意义。
----------------------------------------------------------------------------
【编辑推荐】
1.“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之后,刘同回归职场全新作品,大型求职节目《职来职往》《你好!面试官》常驻嘉宾,光线影业副总裁,首次完整阐释十八年职场经验凝结出的“职场3232法则”,系统规划人生关键的黄金十年。特别收录“我的职场十年”“八封职场家书”,职业生涯经历、感悟、心得全记录。没有人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我们都需要用自己的经历不停去纠正人生。
2.“3232”法则 4大阶段 50余个常见职场难题=人生的关键十年。从简历、面试、着装,到加薪、升职、跳槽,再到职场公平、职业道德、人际关系、未来规划……还在四处搜集各种节目、网络中的求职技巧和职场进阶手册?翻开本书,无论你是学生、实习、行业菜鸟,还是想要寻找未来新方向的职场老手,或者带新人团队的领导,都要清楚知道自己处于“3232”的哪个阶段,清楚每个阶段都会遇见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给你更多角度去看待职场中的困惑,给你更多新的启发。
3.对职场新人来说,一个好师傅胜过一份好工作。而职场上的领路人,要么太老,要么太遥远,跟大家一样迷茫过、孤独过、奋斗过的刘同,更像是大家并肩作战的战友。18岁离家,22岁北漂,中文系毕业后以*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电视台,之后选择北漂生活进入光线传媒,成长为《*现场》《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是真的吗》等金牌节目制作人,数十亿票房电影的幕后主创,销量千万册的畅销书作家。刘同有过跟你我一样的懵懂与犯错,磨炼与挫折,每一步也走得踏实、准确,一步步朝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从《职来职往》开始,刘同每天都会跟读者、网友互动,探讨着有关职场、有关工作乃至人生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的细节里,处处可见职业人的专业与专注,前辈对新人的细腻和温情。
4.走过“青茫”,走进职场,见证刘同百分百职场的另一面。散文和小说中的刘同,关注生活,注重感性;而这一本展示的,则是他在职场上、工作中笃定而毫不犹豫的理性面貌,不停思考,不断反思,直击痛点,“不一定直接给你答案,但一定能让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5. 也许有些人听着“大家”的意见考上了大学,选了专业,进了社会,投了简历,定了城市,租了房……看起来是越冬候鸟中的一群,但回到家归于独处时,也会疑惑:这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吗?你的生活应该是你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的指导。
★每个人都是一只候鸟,愿你逆风飞行,不要失去方向。一个人工作中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生的成长问题。别让十年后的你,只是老了十岁而已。别让自己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别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当然也可以!
一共看了六本同哥的书,那天《我在未来未来等你》在长沙首签,很幸运拿到了内场券,下了班从黄土岭一路狂奔,顶着凌乱的头发坐在摩的上,心里乐开了花,燃爆内场的是一起大合唱《不说再见》,那天后,我更加下定决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年后,我们在深圳的签售会再次相遇了,...
评分 评分千万别随便骂现在的年轻人,否则的话他们分分钟辞职给你看。去骂中年人,尤其是有房贷、有车贷、有妻儿、有父母的那种,他们不敢辞职。 中年人听了哭晕在厕所,然后晚上回去就给小年轻涨房租。 新垣结衣的新剧《我们无法成为野兽》一播出,“社畜”一词在社交媒体上爆火。女主...
评分第一时间看了同哥的新书,如果说同哥的青春三部曲是给青年人温暖治愈的鸡汤书,那么这本《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便是既有励志鸡汤又充满职场能量的干货书,前者可以让读者在看书后感到共鸣,得到安慰和治愈,而这一本新书却能让人看清眼前的迷雾,变得清醒奋发,获得对人生和未...
评分花了半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 书中包含了六个章节:职场规划期,职场调整实习期,职场炼狱期,自我突破职业上升期,八封职场家书,我的职场十年。 我现在已经进入职场一年三个月了。 看第一节的职场规划期真的心里感触特别大。大四的时候铁了心的要考研,可是后来由于...
职场对于我来说,是未知,是挑战, 我不希望自己做一只候鸟,一直在迁徙,居无定所,漂泊无依.如果早一点开始就有职龄意识,真的可以避免很多后期的困惑。大龄焦虑感就是因为早期的不明确而出现的后遗症。
评分同哥的《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与其说是职场的指南,不如说是人生指南。 因为每一个触动你内心观点,都是在复杂的工作中表象,找到那底层简单运行的道理,只要坚信这些简单道理,人生或许就是“开挂”。 比如说,刚刚工作的我们总会对整个公司各种不满意,同事阴险,上司苛刻,整个公司好像最悲惨就是自己,但是,我从来没想过真正这些才是我未来成长的重要的环节。 因为: 我曾经的对公司的忍耐, 我曾经被公司逼大量工作, 我曾经那些各种看不惯。 都变成了 几年后遇到困难,多了那份坚韧。 几年后高强工作,多了协调能力, 几年后遇事不惊,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人生迷途中,多了一刻的光亮。
评分篇幅短小精辟,很多小情节解说非常到位,适合下班窝沙发上拜读,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合适阅读,带来了不一样的职业思考和生活乐趣,同时会有一些共同点,其中那个求职的印象深刻,亲身经历:去年面试的时候,就发生过,当时面试是分群面和单独面试,在群面里有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想说就站起来说,比较随意,我先是观望形势,前面的自我介绍几乎都是(大家好,我叫XX,毕业于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在校期间曾担任什么拿过什么奖获得了什么一大堆的奖项,最后感谢一些)简直是一个模版搬过来的,我当时就说了我对这个企业的一些了解和这份工作的理解,结合本身之前的一些工作共同点分析了我现在做这份工作的优势,大概就这些,最后十几个人就我和另一个女生通过面试啦。
评分工作4年了一直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还有同事背后的议论做好了没人说,没完成他们想要的结果却狗血淋头的骂,只能自己加班加点扛着,却拿着比新员工多200元的工资,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
评分当你真正投入做一件事之后,会明白两件事:首先你会明白,把一件事认认真真做好,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同时做很多事;其次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事仍未有回报,是因为他们从未投入过。从“做了”到“做”,正如从“知道”到“懂得”的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