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典籍,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以洛阳大小佛寺的兴废为经,串联起当时许多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编织出一幅北魏时期洛阳城绚丽多姿的历史图卷,对后世理解北魏时期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古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兼之作者叙事简括,文笔优美,亦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香港中文大学杨勇先生专治中古文学,穷多年心力,朝夕批阅,著为《洛阳伽蓝记校笺》。二〇〇六年,我局得到台北正文书局的授权,将《洛阳伽蓝记校笺》引进出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现借此书再版之机,重新排版,重作校读,对书中编校之误再作修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整理佳本。
怎麼說呢,一般都認為是此本為《洛陽伽藍記》的最佳版本。如黃永年先生說“周祖谟先生的《校释》却能提出:‘《洛阳伽蓝记》之传本虽多,惟如隐堂本及《古今逸史》本为古,后此传刻《洛阳伽蓝记》者,皆不出此两本。故二者殆为后日一切刻本之祖也。校《伽蓝记》,自当以此二者...
评分一曲《烟花易冷》让《洛阳伽蓝记》火了一把。实际上,歌中凄婉的故事,只是一千六百年前楼台烟雨中泛起的一朵小小涟漪,书中有许多传奇的历史掌故,足以发挥成一部精彩的电影。而在这个灿若烟花的名字背后,作者想传达的是比爱情悲剧更加深重的家国之痛。 ...
评分从好友汤光明处,借得龙门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研究院编著的《龙门博物馆藏品》一书,见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人物塑像,艺术绝伦,叹为观止。 永宁寺浮图(塔)大名鼎鼎。《洛阳伽蓝记》(卷一 城内 永宁寺)载:“永宁寺,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中有九层浮图一...
评分 评分奇书,古城及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塔 没有比《洛阳伽蓝记》更为神奇的了,它是一本关于一座北魏帝都的记录。 公元六世纪的洛阳,一座复兴的城市,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激荡交汇。 洛阳,北靠邙山,南临伊阙,东有虎牢关,西占函谷关,群山环抱,黄河东去。 可惜,...
重读此书,依然心绪万千。书中洛阳佛寺林立,宝盖香云,日夜闻法,祥和鼎盛之中交织着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政权更替的血泪之声。 一倏千年已过,后世又将如何书写今日。
评分非特殊需要,有周祖谟的“校释”本即可。
评分多年后,当杨衒之再次回到已经化为灰烬的洛阳城,他回想起河南尹带着他登临永宁寺七级浮屠俯瞰洛京繁华的遥远下午。(挖个坑有空填)
评分非特殊需要,有周祖谟的“校释”本即可。
评分非特殊需要,有周祖谟的“校释”本即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