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園之門

伊甸園之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莫裏斯·迪剋斯坦(Morris Dickstein,1940-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耶魯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紐約城市大學女王學院和研究生院英語教授。著作還有《雙重間諜:批評傢與社會》《途中的鏡子:文學與現實世界》等。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美] 莫裏斯·迪剋斯坦
出品人:讀庫
頁數:392
译者:方曉光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9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313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美國六十年代 
  • 文化史 
  • 文化 
  • 美國 
  • 社會學 
  • 曆史 
  • 讀庫 
  • 讀庫次經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權威的美國六十年代文化史

全景展示“垮掉的一代”和搖滾樂興起

完整見證美國新文化的誕生

六十年代,青年文化運動席捲美國。它躁動、反叛、奔騰噴薄,也帶著深深的烏托邦色彩。

而直到本書問世,人們纔得以完全理解:那喧囂的十年,對美國産生瞭怎樣的影響。

在這幅完整的美國六十年代文化圖景中,你會瞭解艾倫·金斯堡何以成為“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偶像,赫伯特·馬爾庫塞艱澀的文化批評為何贏得年輕人的心。

你會發現如今流行的新新聞寫作其實發軔於美國六十年代,它將個人體驗和小說技法融入新聞報道,颳起一場輿論風暴。

你會讀到作者對鮑勃·迪倫、“披頭士”和“滾石”樂隊的辛辣點評,以及搖滾經典作品背後少為人知的創作心麯。

然而,作者不甘止步於單純的文化評論。他立足於五六十年風行一時的文藝作品,更超脫於這些作品本身。作者真正想要呈現的,是一部靈魂史,一種時代精神:

當青年不再敬畏長者,當他們站在伊甸園門口,當他們投身新文化的創造和個性張揚的狂歡,他們是如此富有感染力,卻又如此受睏於自身的局限。他們頻受挫摺,依然癡情不改。

六十年代是崇尚個人見證的,親曆六十年代的作者莫裏斯·迪剋斯坦,用書中的獨到洞見踐行瞭這一傳統。但本書也是他在七十年代末烏托邦思潮消退時寫就的,因而賦予作者在場和迴望的雙重視角,成為瞭解美國六十年代文化的必讀書。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80年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本书的时候,把它收在了“美国文学史论译丛”里。丛书里还包括《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一八九零年代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 ——大萧条岁月中的文化和社会思想》、《爱国者之血——...  

評分

读了这两个章节(“黑色幽默与历史:六十年代初期”和“十字路口的小说:实验作家的困境”)      这个评论家应该是个新现实主义的迷狂者,对于我来说他近乎于一个绝对的反面声音,比如说他依然把小说的结构和情节紧密相连,并认为故事中的角色应该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評分

【读品】罗豫/文 1959年,金斯堡等年轻的垮掉派诗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诗歌朗诵会时,《伊甸园之门》的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二年级。金斯堡声情并茂地朗诵炸弹般的诗句,迪克斯坦却正在城里看莎士比亚的戏。 1968年,艾伦·金斯堡再次回到哥大,和另一位哥...  

評分

【读品】罗豫/文 1959年,金斯堡等年轻的垮掉派诗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诗歌朗诵会时,《伊甸园之门》的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二年级。金斯堡声情并茂地朗诵炸弹般的诗句,迪克斯坦却正在城里看莎士比亚的戏。 1968年,艾伦·金斯堡再次回到哥大,和另一位哥...  

評分

莫里斯·迪克斯坦把1974年1月,鲍勃·迪伦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的音乐会,看作是60年代结束的标志。他写道:“音乐会接近尾声时,全场到处亮起了火柴和打火机——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不朽点燃了一支蜡烛——随着迪伦演唱《宛如滚石》,彬彬有礼的人群怀着同代人团结一心的激情向前涌去...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活在這樣的年代

评分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活在這樣的年代

评分

每天聽本書。 夾雜著粗野髒話,同時又具有原始爆炸力。 金斯堡在詩裏怒吼:“美國,你什麼時候能像天使一樣?你什麼時候剝去你的衣裳?你什麼時候透過墳墓看你自己?” 迪倫有一首歌叫《大雨將至》,其中寫道:“我要在大雨降臨之前迴去,我要走進最深的森林……在那裏,黑是唯一的顔色;在那裏,無是唯一的數字。”

评分

這本書其實讀起來還是需要一點美國現當代文學史,音樂史和政治史的底子的.....不然就是看熱鬧罷瞭。當然,看熱鬧也是挺爽的,提供瞭看待那一段曆史的文化(文藝)批評角度。其中對黑色幽默,馮內古特著墨甚多,對我來說,光這一點,也值迴票價瞭呀!

评分

習慣瞭政治性的宏大敘事,反過來在看這種文化視角的時代印記, 不止是有趣,更多的是提供另一種觀察的視角。如果說獨立戰爭是美國的齣生禮,那麼南北戰爭就是它的成人禮,而以六十年代為代錶的文化運動,我認為,是它的成人禮——自此以後,這個國傢真正在文化、藝術、軍事、製度等獲得瞭全方位領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