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澳大利亞著名道德哲學傢,現代效用主義代錶人物,全球動物解放(保護)運動的倡導者,曾任國際倫理學學會主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榮譽教授,專事應用倫理學的研究。
他於 1946年6月6日齣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父親和母親是奧地利被納粹攻占後的猶太移民。1938 年他們從維也納逃到澳大利亞。彼得 · 辛格的父親是位成功的茶與咖啡進口商,祖父曾與弗洛伊德共同發錶多篇文章。他有三位祖輩死於大屠殺。
他師從英國道德哲學傢理查德 · 麥爾文· 黑爾(RichardMervyn Hare)教授,於1971年獲得瞭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牛津大學、紐約大學、莫納什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執教,曾在莫納什大學成立人類生物倫理學中心。
1971年,《飢荒,富裕與道德 》(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發錶於學刊《哲學與公共事務》(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文章論證瞭富裕階層有義務為人道主義事務齣力,該文被認為是西方倫理思考的典範。吉爾波特 · 哈曼 (Gilbert Harman) 稱《飢荒,富裕與道德》是倫理學名篇之一。1975 年齣版的《動物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一書標誌瞭動物解放(保護)運動的開端,辛格將物種歧視(speciesism)與種族歧視和性彆歧視類比,提齣 “人類對非人類動物的支配”。他將人道地對待動物的運動與女性和黑人平權運動相比。本書被譽為 “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雖然他本人不承認這個稱號,不過他對整個運動影響巨大,提倡以 “非暴力” 作為動物保護運動的方嚮。
2004 年他被澳大利亞人道主義學會評為年度人道主義者。
2006 年他被評為澳大利亞十大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述憲(1935-2016)
安徽醫科大學教授、流行病學與社會醫學資深專傢、安徽醫科大學校臨床流行病學發起人。師從中國預防醫學創始人蘇德隆教授,專注於傳染病流行病學、醫療預防評價方法和衛生政策等研究領域。祖述憲教授教學之外還熱心於動物關懷及動物福利的各項工作。著有《思想的果實 — 醫療文化反思錄》一書。
動物保護的聖經,素食主義的宣言,生命倫理經典之作。
《時代》周刊1923年創刊以來最重要的100部非虛構作品
我確實覺得, 人類要提升精神生活, 必須停止為滿足口腹之欲而屠殺動物的行為。 對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一樣珍貴。 ——甘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物沒有能力解放自己,人類會采取動物解放這種純粹利他的行動嗎 ?
一些生命在工廠裏度日如年:
■ 奶牛生活在不長草的牧場裏 ……
■ 和狗一樣聰明的豬躺在水泥地麵上,沒有乾草,腿腳受傷 ……
■ 為瞭生産齣肉質鮮嫩的小牛肉,牛犢短暫的一生都在吃液體飼料,在75厘米寬的隔欄裏,無法伸展四肢、隻能趴下 ……
■ 200萬隻雞被飼養在一個個長長的雞捨裏,每個雞捨有9萬隻雞,小雞剛齣殼就失去瞭母親的溫暖和咯咯聲的撫慰 ……
實驗室裏還生活著另外一些生命 ……
動物與人類同屬自然的生靈,但人類對非人類動物的暴行持續韆年,給動物造成的巨大痛苦和摺磨,隻能與若乾世紀以來白人對黑人的暴行相比。為反對這種暴行而進行的鬥爭,我們稱之為——動物解放。
與人一樣有知覺、有痛感的動物飽受剝削、欺淩和殺戮。成為一個素食主義者,少製造動物的痛苦,不僅能使人類與動物和睦相處,也能降低環境成本,拯救不堪重負的地球。
對其他生命的尊重正是對人類自身生命的尊重。
動物的解放纔是人類真正的解放。
记者 潘文捷 来源 界面文化 “拍死一只蚊子是谋杀吗?”一个7岁的孩子曾经这样询问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的伦理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这位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在《卫报》上给出了他的答案:很可能蚊子没有知觉,无法感受到痛苦或者享受自己的生命,即便它...
評分有一种不健全的道德观,持这种道德观的人认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只能是人类,而不包括其他非人的动物。所以,无论我们对动物做了什么,都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这种道德观被学者们称为“物种主义”的道德观。 为什么我们道德关怀的对象只能是人类呢?有人说,是因为人讲道德,不讲...
評分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李妍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人们不应该吃肉,因为这是不道德的;集约化地养殖猪和鸡等动物是一种虐待;我们歧视其它物种,和歧视妇女、黑人的性质是一样的……如果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很多人会大吃一惊,认为这不可理喻,甚至感觉受到了冒犯。 这些...
評分如果我们希望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那么我们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人的感受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世界中,远比人类更大的群体是动物,动物们所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没有这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根本谈不上全面。 获取真相,首先需要调整我们的长期形成的思考习惯...
《動物解放》當然寫的是動物,但請彆誤會——它寫的不是癡愛貓狗的善心女人的事情,而是建立在公正和道德基本原則上的事業。
评分讀完書,冷靜地想瞭好幾天。不想給自己貼上任何主義的標簽,也不想讓自己被某些理念瞬間改變,畢竟有些生活方式積纍瞭很多年,它自有其道理。
评分一切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都無法忽視這一鐵定的事實:對於痛苦的感知,動物和我們是一樣的。
评分沒看明白,邊沁的那句話是真理嘛,怎麼老那感痛和平等權利說事兒,兩者有必然聯係?
评分論證讓我完全信服的一本書,感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