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1945年生,曾学习日耳曼学、哲学、历史和艺术史。1984年以关于霍夫曼的书建立自己作为传记作家的声誉,而后出版了关于海德格尔、尼采和席勒之生平和思想、关于歌德和席勒之友谊的书。与此平行,作家还推出关于真理、恶以及全球化之可行性的书。这位多次获奖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书,由汉泽尔出版社出版,已被译成29种语言。
萨弗兰斯基文字优美、才华横溢,能够将大量史料和独特观点圆融地浸润于通俗的讲述之中。2002年,作为德国电视二台(ZDF)的主持人之一,萨氏担纲主持的电视节目“哲学四重奏”,为他赢得了十分广泛的公共知名度。
时至今日,尼采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个难解之谜。其核心观点也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价值重估的社会观点,永恒轮回的宇宙规律,作为人类理想的超人学说,作为历史解读的权利意志。
《尼采思想传记》从尼采酷爱的音乐着手,依据他生平的重大事件与著述顺序,清晰地展示其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主旨,最后以提示其思想对后世之影响收束。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没有在书中掺入自己的“微言大义”,也不怎么做出“补正纠偏”,而是以尼采的思想发展为红线,辅以对其思想形成有特殊作用的生平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翔实和生动的尼采思想史。
这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除了本书的内容外,重要的一点在于书的封面有一种似有还无的清香,是书本和嗅觉的巧妙融合。
评分替我说话,这完全没有必要,我也从来不希望,相反,一份好奇,就好像对着一株陌生的植物,带着些许讥讽的反抗,就我看来,这是对我的一个无与伦比的较聪明的立场。 ——尼采 真理是个可怕的事物,是能致人毁灭的思维冒险,如果说康德洞察了这一点,在“头顶山的星空”和“内心...
评分这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除了本书的内容外,重要的一点在于书的封面有一种似有还无的清香,是书本和嗅觉的巧妙融合。
评分写作的文学性很强,或者说交互性很强。特别是在前面几章,作者把尼采的作品插入到自己的行文中,交织有序,情感十分充沛。不过这种写作难度也很高,到后面逐渐变成常规论述。相似的是,尼采的思想历程也大致如此,从接触瓦格纳的音乐,激情喷涌而出,到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达到顶峰。而后开始思考激情与科学的关系,逐渐冷静下来,但依旧没有丧失横扫一切的欲望。这本书把尼采思想历程贯穿、融合得很圆满,适合对尼采有一定了解的人整合用,较之普通思想导读,更显文笔
评分“显然,有人如此深入存在的秘密,以至于他失去了理智。这个消息一定激发了思想界和上流社会的想象力。”
评分尼采的影响力并不限于欧洲的哲学领域,相反,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美学家,甚至是文学家。初窥门径,常觉尼采易读。钻研之下,才知百年后,尼采的思想仍远未过时。
评分我想给三星,因为语言和描述实在太含混拗口了。有一些思想,我认为没有讲清楚,另有一些比较清楚,但无法博得我的信任,我不知它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所以实际上,作为文学读物是好的,至少对于整个尼采思想的脉络谱系有了梳理和把握。
评分仅作为思想传记是非常赞的。探讨了很多内核性的东西,而不只是阐释尼采,更重要的是探讨尼采某一思想的源头和后续,以使某个观念更为坚实可靠。不过,有的地方作者表述也很吃力(翻译可能也吃力了),比如永恒轮回这一概念。现在才想到此概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巴塔耶、柏格森等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