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后回法国定居,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国政府殖民部工作,参加过抵抗运动。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
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剧作和电影作品,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情人:杜拉斯全集6》是《杜拉斯全集》的第6卷,收入法国作家杜拉斯分别于1984、1991年出版的小说《情人》和《中国北方的情人》,两个文本讲述同一个故事。
-
作为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情人》是杜拉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荣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同名电影的拍摄也加深了中国读者对它的了解。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 ∽ ∽
《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杜拉斯得知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改写《情人》而成的。相对于《情人》,这部作品是更深情的描写,更缠绵的叙说,是杜拉斯的顶峰之作。
法国杜拉斯,《情人》。 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情流露。对痛苦家庭的申诉,青少年爱情带来逃避。 惊世骇俗的家庭和绝望的爱情。尤其母亲发病打自己的女儿。 想把自己的母亲杀掉是想杀这个世界。作者十分讨厌她的母亲,她的大哥哥,时时刻刻想杀死他们。这是小女孩的一种情...
评分法国杜拉斯,《情人》。 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情流露。对痛苦家庭的申诉,青少年爱情带来逃避。 惊世骇俗的家庭和绝望的爱情。尤其母亲发病打自己的女儿。 想把自己的母亲杀掉是想杀这个世界。作者十分讨厌她的母亲,她的大哥哥,时时刻刻想杀死他们。这是小女孩的一种情...
评分法国杜拉斯,《情人》。 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情流露。对痛苦家庭的申诉,青少年爱情带来逃避。 惊世骇俗的家庭和绝望的爱情。尤其母亲发病打自己的女儿。 想把自己的母亲杀掉是想杀这个世界。作者十分讨厌她的母亲,她的大哥哥,时时刻刻想杀死他们。这是小女孩的一种情...
评分法国杜拉斯,《情人》。 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情流露。对痛苦家庭的申诉,青少年爱情带来逃避。 惊世骇俗的家庭和绝望的爱情。尤其母亲发病打自己的女儿。 想把自己的母亲杀掉是想杀这个世界。作者十分讨厌她的母亲,她的大哥哥,时时刻刻想杀死他们。这是小女孩的一种情...
评分法国杜拉斯,《情人》。 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忧伤。真情流露。对痛苦家庭的申诉,青少年爱情带来逃避。 惊世骇俗的家庭和绝望的爱情。尤其母亲发病打自己的女儿。 想把自己的母亲杀掉是想杀这个世界。作者十分讨厌她的母亲,她的大哥哥,时时刻刻想杀死他们。这是小女孩的一种情...
没认真读,不感兴趣。《情人》十分感性如同呓语。我只能想到“主观情感性”和“浪漫幻想性”来形容,两个形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古典音乐的词语,或许不太恰当。《中国北方的情人》更疏离。我再次意识到自己的共情能力极其糟糕,甚至看不懂他们的感情。
评分《情人》和《中国北方的情人》终于出合志了。我还是喜欢后一本的疏离写法带来的亲近感啊。
评分散文化的碎碎念叙事风格
评分没认真读,不感兴趣。《情人》十分感性如同呓语。我只能想到“主观情感性”和“浪漫幻想性”来形容,两个形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古典音乐的词语,或许不太恰当。《中国北方的情人》更疏离。我再次意识到自己的共情能力极其糟糕,甚至看不懂他们的感情。
评分杜拉斯式的回忆,杜拉斯的故事,她写自己,她写自己的欲望,写自己的孤独,写童年的梦魇,她把自己写的那么荡漾,丝毫不掩盖自己的渴望。这是杜拉斯性与自我的交织,爱人与缺爱之中,她总是缺爱的那个。她到老都是那个她,那个小女孩。 新本《情人》包含二篇小说,前篇情人比扩写的中国北方的情人艺术水准更高。破碎散乱的回忆,一如散乱的结构,如一个年岁已高的老人不断跳跃式的讲自己的故事,她太自恋,她也有资本自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