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边界

意义的边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美国钢琴家、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罗森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罗森塔尔为师,师承李斯特谱系。在音乐家、钢琴家的身份之外,罗森出版有《古典风格》《自由与艺术 》《音乐与情感》《钢琴笔记》《浪漫派》等诸多作品。

【译者简介】罗逍然:古典学及音乐学青年学者,华盛顿大学古典学博士。通晓古希腊文、拉丁文,并掌握英、德、法、意文。音乐学方面译有《音乐与情感》与《意义的边界》。古典学方面,在我国首次将古希腊叙事诗《阿尔戈英雄纪》与叙事诗残篇《赫拉克勒斯之盾》翻译成中文并且进行了详尽的注疏,另译有古典学论集《柏拉图与赫西俄德》。此外还有多部古典学以及音乐学方面的著译、笺释待出。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查尔斯·罗森
出品人:
页数:181
译者:罗逍然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182362
丛书系列:罗森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音乐 
  • 古典音乐 
  • 查尔斯·罗森 
  • 音乐鉴赏 
  • 文化 
  • 美国 
  • 罗森 
  • 2018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任何音乐学研究在一开始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音乐的意义。罗森和所有伟大的音乐学家一样,都承认音乐必定会传达出某种意义。那么,在讨论和理解音乐时,意义是否存在边界,而边界又该如何划分?罗森认为,音乐的意义只存在于音乐本身,必须在音乐语言自身的框架之中来理解音乐,并在本书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另外,这本书分析说明了历代学者与理论家们在阐释音乐作品的意义时惯常使用的一些方法究竟有何优势与缺陷,为我们应该如何修正理解角度,更好地欣赏伟大的音乐作品提出了诸多精到且睿智的建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就在十年前,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还仅仅是音乐学家和资深爱乐者们才会知晓的名字;而随着《钢琴笔记》(Piano Notes)、《古典风格》(The Classical Style)和《音乐与情感》(Music and Sentiment)等书的出版,罗森的名望和影响力,已经从...  

评分

三次讲座的内容整理,看懂的有限,大概受启发的有以下几处:1 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体系,不能脱离体系过度引申、解读其中的意义 2更新了我对“经典”的认知,以前私以为经典是对经历过时间沉淀被几代人接受传承的作品的定义。但是作者罗森考证后认为经典地位往往是作品首演...

评分

三次讲座的内容整理,看懂的有限,大概受启发的有以下几处:1 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体系,不能脱离体系过度引申、解读其中的意义 2更新了我对“经典”的认知,以前私以为经典是对经历过时间沉淀被几代人接受传承的作品的定义。但是作者罗森考证后认为经典地位往往是作品首演...

评分

19世纪晚期,印象派初露锋芒之际,人们嘲讽这些画作潦草无比,算不得完成品,美术界迎来大革命。接着,抽象派再度带来震惊,当人们学会欣赏几何形状的平衡与笔触技法之后,波洛克的自发无意识的颜料滴溅法又冲击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边界不断破裂,不断重建。 现代绘画的这段...  

评分

19世纪晚期,印象派初露锋芒之际,人们嘲讽这些画作潦草无比,算不得完成品,美术界迎来大革命。接着,抽象派再度带来震惊,当人们学会欣赏几何形状的平衡与笔触技法之后,波洛克的自发无意识的颜料滴溅法又冲击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边界不断破裂,不断重建。 现代绘画的这段...  

用户评价

评分

罗森说小时候第一次听德彪西,愤怒地宣称法律应该禁止这样的音乐。哈哈哈哈哈哈。看完更期待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了!

评分

第一篇尤其有趣:如何判断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以及作者自己有权威来判断吗?还有,当罗森自己一本正经地写下“对于一位演奏家来说,智识有时会是一种钳制”,为啥突然有种喜感?

评分

“现实就已经是理论了,天空的蓝色向我们显示了光学中的色彩法则。只是不要往现象背后看,它们自身就是规则。” 歌德《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 Wilhelm Meisters Wanderjahre》

评分

对我来说什么也没说出。既然听的方式和技术谈论仍然倚赖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而音乐领悟也非固定,那么可被视为不那么闪烁其词、又非单纯技术/理论分析和价值评判的评论方式是什么?譬如书里提的一句是(大意)为了以便听者感受到各部分的联系,作曲家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在作品中赋予这些元素、特性和色调。想在这方面看到可参考的向度。“最有说服力的音乐分析所解说的并不是晦涩不明的内容,而只是人所皆知的东西”,除了那些并不太关心的、篇幅长的史料例证,本书对我来说也长得“人所皆知”。(要被行家耻笑了……)

评分

第一讲最有启发性。但我有个实在忠告:译者千万不要试图表现得比作者更聪明,这样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