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9.25 —1962.7.6),作家,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 年、1963 年获普利策小说奖。经典作品:《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 留之际》(1930) 《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 《去吧,摩西》(1942)
译者
李继宏,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现居美国。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英文系客座研究员。翻译作品: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与神对话”系列;《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穷查理宝典》等
康普逊家族是杰弗逊镇名门,祖上曾经担任过州长和将军,但到了杰森·康普逊这一代已经没落。康普逊夫妇育有三儿一女,但两人感情并不美满。二女儿小卡自幼任性,以至于未婚先孕。长兄昆汀从小迷恋自己的妹妹,受小卡的失贞和婚姻刺激,他在哈佛读书期间沉河自杀。昆汀的自杀给原本就因为小卡而郁郁寡欢的康普逊先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很快与世长辞,于是三儿子杰森成了一家之长。杰森性情孤僻,才干平庸,贪婪的本性让他最终举步维艰。小儿子本杰明是智力障碍症患者,唯有姐姐小卡和黑人女佣狄尔希给过他真正的关怀。
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说过:“法律好比香肠,最好别管怎么做出来的。”(Laws are like sausages, it is better not to see them being made. )翻译也一回事。读者拿到手的是成品(product),而对于译者来说,似乎永远是半成品。译者与原著交互的过程(process)中,到...
评分用了5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William Faulkner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Sound and Fury),旧译《声音与疯狂》(自1998年版不列颠百科)。新的译名比较文乎,旧译看似太直,到也点出了书中两个关键角色的特征:昆丁对声音的极端敏感,和班吉的失心疯。此书版本是译文的那套名著...
评分垃圾翻译
评分对不住,真的和李继宏过不去
评分你能想象一部多时间线的电影用不同亮度呈现的荒谬吗?本书就是这种效果!你当读者都是傻逼吗,要你这么直白的告诉我,这两段时间不一样哦!
评分国内第一本多色印刷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看了一星,和吐槽多色印刷真的是拿无知秀智商。
评分垃圾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