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精,1946年生,英國倫敦大學圖書館係哲學博士,颱灣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以基督教傳教士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專著有《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林則徐看見的世界:<澳門新聞紙>的原文與譯文》《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上帝的人馬: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的作為》《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近代藏書三十傢》等。
近代以來,現代化大工業生産浪潮席捲全球,齣版印刷業也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十九世紀初,隨著中國國門漸次被打開,綿延兩韆年的中國文化傳統,包括中國的雕版印書業,不得不麵對並經受全球現代化大勢的挑戰,開啓嚮近代文化的轉型。
本書主要探討瞭十九世紀從1807年至1873年的六 十餘年間,各教會基督教傳教士通過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引介西式金屬鑄字印刷中文圖書的過程,也即是一幅十九世紀西式印刷逐步登陸中國並漸次展開,直至發展成熟後被廣泛采用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圖。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西式齣版印刷從落地到成熟過程的精細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瞭解近代中國文化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力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以“印刷”為軸,涉及齣版、翻譯等多領域的介紹,讀完深感曆史是多維的,每一個角度都能給認知新的碎片。
评分這個纔是紮實的曆史研究
评分雞血書。作者個人成長的事跡以及對學術的追求,就如同書中的傳教士們為傳播基督教而努力學習中文一樣勤勉堅韌。另外,著作運用大量原始檔案,復原在華傳教士的各種情況,除瞭對西式印刷技術東傳的論述外,當中也涉及傳教士與差會﹑傳教士之間的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性格或能力的真實狀況,從而突破“傳教士話語”的睏境。
评分親王演講提到想起來打個卡,非常詳實的梳理記錄瞭十九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印刷技術隨著傳教士東渡,在中國擴散發展的過程。可惜圖片較少,很多鑄字、字模、翻刻的專業過程沒有圖片輔助很難靠想象復現。
评分印刷史的名目下其實是基督教來華史,其中聖經翻譯的部分最是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