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
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诗人、思想家吉本隆明的次女。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文艺学科。
1987年小说《厨房》获得第6届海燕新人文学奖,成为超级畅销书。1988年《月影》获得第16届泉镜花文学奖。同年以《厨房》《泡沫/圣所》获得第39届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1989年《鸫》获得第2届山本周五郎奖,1995年《甘露》获得第5届紫式部奖,2000年《不伦与南美》获得日本第10届Bunkamura双偶文学奖。
吉本芭娜娜的著作被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 治愈,从这里开始。
∽ ∽ ∽
感伤冲破封锁着它的混凝土砖瓦
不断涌上心头
我想逃出这片高远的秋日天空
∽ ∽ ∽
是梦醒时分更觉虚脱无力
还是美丽的梦织成的布匹将我缠裹?
◆
【内容简介】
《无情》讲述的是“我”貌似无情,其实对已故女友——身怀通灵异能的千鹤饱含深情。“我” 对两人的分手心怀内疚,始终难以释怀。当“我”再次来到分手的地方时,离奇遭遇到诸多灵异事件。此时千鹤出现在“我”的梦境中,送来温暖的慰藉。现实中已经死去的千鹤 甚至直接和“我”通电话,解开“我”的心结。暗夜过去,清晨来临,“我”又有了再次上路的力量。
《厄运》讲述的是姐姐“小邦”结婚前突然倒下,仅靠仪器维持生命体征。全家本应悲痛无比,却渐渐发现了这段时间的奇妙,每个人都开始认真思考一些平时无暇顾及的事情,停下匆忙的脚步发现一些生命之美。
【编辑推荐】
这本书中的两部作品皆围绕死亡和超常现象展开,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象力之丰富。小说主题沿袭吉本芭娜娜的大多数作品,但却总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正是作者最突出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无情•厄运》中描写的多是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笔下的世界会显得十分真实。对这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是,往往在回过神儿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投入到小说当中了。
【但我最害怕的还是有生命的人。和活人比起来,场所再恐怖也不过是场所,幽灵再可怕也只是已经死去的人。最最令人害怕的,我想永远会是有生命的人。 "你还是不明白,不管什么时候,你总以为自己最辛苦,只要自己得到解脱和轻松,只要自己最开心就好。" 她说,真正爱上一个人...
评分吉本芭娜娜的《无情/厄运》,别有用心地选了两个贬义词,用来作为两篇短小说的名字,似乎在着意渲染一种不祥与阴郁。 《无情》里,“我”在同性女友千鹤的祭日,来到一年前两人分手的地方,因为几次出现的邪邪的黑色小石头,碰上了好几桩灵异事件,引发了“我”对这段感情的愧...
评分所幸的事在别人的死亡里我们还进行着,在自己的死亡里别人还继续着,如此交替,如四季,或永恒消失或生生不息,生命如是,面对至亲至爱的离别伤痛,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怀念与盼望着,重生或重逢。。。人与人之间不得不交集,细腻或粗旷,必须的日常透露着感情需求,带给自己...
评分【但我最害怕的还是有生命的人。和活人比起来,场所再恐怖也不过是场所,幽灵再可怕也只是已经死去的人。最最令人害怕的,我想永远会是有生命的人。 "你还是不明白,不管什么时候,你总以为自己最辛苦,只要自己得到解脱和轻松,只要自己最开心就好。" 她说,真正爱上一个人...
评分此书是偶读吉本的第3本书, 缓缓道来的叙述依然是那么的安静. 如若有躁迹也会被它温暖的文字抚平. 喜欢厄运这一小篇,读到后面的一小章节也被深深的感动了, 看到"我"去姐姐公司收拾她的物什时 有种眼睛冒水的冲动. 还有"我"在车里枕在爸爸腿上的对话也很搞笑. 喜欢吉本的...
死亡,并不是没有感情,反而它带着比生更强烈的情感,激发了人最原始的冲动。 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学习如果迎接死亡而已。
评分「我们也许没有明天,但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维系在一起。」
评分比较喜欢第一个故事。无情其实是厄运。
评分“充实度过等待死亡来临的空白时间”
评分“在我身上,爱情总是跟意外性携手到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