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骨禅心

木骨禅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南,2001 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2008 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08 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授建筑设计专业课程。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著有《北京古建筑地图》(上、中、下三册,与他人合著)、《古都北京》、《农禅 寺:水月》(与袁牧合著)、《乌镇剧院:并蒂》(与袁牧合著)等,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13 年起,由读库陆续出版“建筑史诗”系列。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王南
出品人:读库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30299
丛书系列:读库出品·建筑史诗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日本 
  • 建筑史 
  • 古建筑 
  • 王南 
  • 读库 
  • 历史 
  • 建筑史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建筑史诗”系列的最新作品。“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本(本书为第九本),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木骨禅心》对日本古建筑向中国古建筑学习的三堂课,以及日本从全面模仿中国,到逐渐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独立创造的历史进程,做了惊鸿一瞥式的概览。试图通过对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典型建筑实例的剖析,与同时期、同类型的中国古建筑相对照,呈现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且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南北朝、唐、宋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本书适合与“建筑史诗”系列的《梦回唐朝》(介绍唐朝建筑)、《营造天书》(介绍宋、辽、金建筑)、《塔窟东来》(涉及北朝云冈石窟)相互参照来读,可对中日古建筑的“师承关系”有相对完整的认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日本学术界公认,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本文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 日本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评分

日本学术界公认,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本文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 日本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评分

日本学术界公认,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本文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 日本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评分

日本学术界公认,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本文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 日本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评分

日本学术界公认,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本文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受到中国古建筑何种程度的影响 日本如何通过学习、理解和消化从中国输入的建筑知识与技艺,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日本建筑...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年读书032。建筑史诗系列已出九本完。如作者后记所提示,本册可与“梦回”、“营造”、“塔窟”参照而读,可知存续之日本建筑,于中国历代所汲取的“能量”,日本就像一个无限手套,将诸颗宝石镶嵌,一个响指,打出了自己的风范来,不对称的法隆寺,没有水的枯山水,小而极的茶室,是抄错,是承破,镀时间之奇,皆成文化之妙,而今并存一世,正应了无前无后,无古无今,却碍于眼界人心,添无数唏嘘。所以,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催稿了。

评分

还算清晰,非常基础的内容

评分

第二卷的书质量简直太好,字页都类似彩打的油面纸。本以为是讲中国佛教寺庙,确是日本寺庙的历史。后一想禅宗不就日本和大理保存最好吗。涉及中国古建筑常识,熬了两个通宵在网上查名词解释。但是还是了解了很多,差点读不下去。非常喜欢最后一章节对与茶室“小”“闲寂”喜“旧”的禅宗理解。害的我看完想去看日本相关的风俗文化建筑的书了。

评分

2019年读书032。建筑史诗系列已出九本完。如作者后记所提示,本册可与“梦回”、“营造”、“塔窟”参照而读,可知存续之日本建筑,于中国历代所汲取的“能量”,日本就像一个无限手套,将诸颗宝石镶嵌,一个响指,打出了自己的风范来,不对称的法隆寺,没有水的枯山水,小而极的茶室,是抄错,是承破,镀时间之奇,皆成文化之妙,而今并存一世,正应了无前无后,无古无今,却碍于眼界人心,添无数唏嘘。所以,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催稿了。

评分

这本书很好!首先小小的,设计和装帧都恰到好处,可以带着去日本,尤其是京都。建筑方面最值得看的地点都讲到了,比一般旅游书要讲得透彻,但不会看不下去。他从中日古建的“似”开始讲起,因为当面日本学习中国,讲到“不似”,他们吸收消化后发展出来的自己的一套建筑美学!反过来也对中国古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了,不顾第二天要早起看到后半夜。后来我们送给了法隆寺的中文志愿讲解员小川先生,打算回国后再买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