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悦(1889~1961),思想家,美术评论家,民艺运动之父。1910年,参与杂志《白桦》的创刊,其后通过接触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及佛教思想,走上探索美的道路。1914年首次与朝鲜陶瓷器邂逅,以此为肇端,开始发现庶民生活用具所具备的美,与深有共鸣的同伴们发起民艺运动。
1936年,在东京驹场开设日本民艺馆并担任首任馆长。一生都在日本及海外遍寻手工制品,收集藏品多达一万七千件。著有《日本手工艺》等作品。
“用,才会使美成为确然可靠之物。”日本民艺运动之父柳宗悦,毕生都在探寻庶民生活用具中的美。
《柳宗悦》是MUJI BOOKS“人与物”文库本的第一册,是集合柳宗悦民艺美学的随笔集。收录随笔作品五篇,介绍柳宗悦生前爱物八件,并有珍贵留影二十张。
如今,快消品时代的我们,勤于购物、勤于更新生活用品,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观察那些身边的小小器物了吧。上一次在意日常物品的质朴之美是什么时候,大抵是早些年看美院学生作品展的时候。《柳宗悦》作为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其中之一薄薄的一本小书,装帧也处处散发...
评分如今,快消品时代的我们,勤于购物、勤于更新生活用品,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观察那些身边的小小器物了吧。上一次在意日常物品的质朴之美是什么时候,大抵是早些年看美院学生作品展的时候。《柳宗悦》作为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其中之一薄薄的一本小书,装帧也处处散发...
评分如今,快消品时代的我们,勤于购物、勤于更新生活用品,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观察那些身边的小小器物了吧。上一次在意日常物品的质朴之美是什么时候,大抵是早些年看美院学生作品展的时候。《柳宗悦》作为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其中之一薄薄的一本小书,装帧也处处散发...
评分* p15 所谓民艺,即民众为自身所制造的实用品。比起为欣赏而制造的物品,民艺在更大意义上是为使用而制造。我们之所以对此类物品尤为尊重,是因为在它们身上可以看到美与生活和谐共存。 * p16 有些美,只有无名之作才能体现。 * p25 它们极为普通,价格便宜,任何人都...
评分如今,快消品时代的我们,勤于购物、勤于更新生活用品,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观察那些身边的小小器物了吧。上一次在意日常物品的质朴之美是什么时候,大抵是早些年看美院学生作品展的时候。《柳宗悦》作为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其中之一薄薄的一本小书,装帧也处处散发...
十分好看,之前以为会有很多和广师大那套民艺的书重复的内容,但看了发现都还很有意思,其中收录的两篇《用与美》《工艺化的事物》非常值得一看。柳宗悦提到了中国明代的青花和日本的平民日用食器猪口,我很喜欢去博物馆,但是每次看到青花都觉得,这东西太精致,精致的有点让人觉得不亲民,不亲切。似乎只适合摆着看,高高在上。柳宗悦写的也是这点,日本把青花工艺运用到了非常平民日常的生活里,让一个工艺变得生活化起来,既美观又实用,书里提到的几个核心观念: 实用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耐用(物理层面),好用(物理和心理层面),用着舒心(心理层面),也就是说实用本身不可以脱离物理或心理层面单独讨论。 工艺化,也等于模式化,这种模式化不是贬义词,而是指代吸收一切复杂之后形成的单纯,不止在器物上,在表演上,生活环境里都随处可见。
评分精巧的小书,挑选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民艺的实用性、实用美,他歌颂工艺化的美,那些不是出自大师或者艺术家之手的大量生产的物品之美,确实,生活中的美应该被放大,而美不能只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
评分2019.01. 读这本小书一定要留意其中每篇文章成文的年份,才能理解「民艺运动」其实是明治以降,两次世界大战和民族主义夹缝中的日本人,对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凝结出的共识。日本民艺运动虽然是受19世纪英国手工艺运动的波及,但书中显然处处都是日本民族性的影子:物质-精神二元论、对于秩序的歌颂、美的生活化等等。尤其是《用与美》这一篇,读下来竟然感到震撼。一来惊叹作者哲学叙事的完备,二来也完善了对日本国民性的理解。日本人擅长秩序化、工艺化一切,但如今的日本也受困于这种秩序化和集体化。起初是带着为收纳术追本溯源的心态了解日本民艺的,最后却停在了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对望上,对于被现代性追问了百余年的中国和日本而言,彼此这面镜子真是有趣啊…
评分【2018084】越看越觉得,这个策划真是太无印良品了,素简之风拂面,几舒服。非常吸粉的书,被柳宗悦独特的美学、讲究的文字和始终优秀的发际线打动了【喂】
评分这本小书本身就非常符合工艺品的要求,没有花哨的设计和精致的装帧,却让人非常享受拿在手里阅读的感觉,是将“用”完全发挥出来的“美”。内容上虽属自己较为熟悉的话题,但亦有不少新收获,发散到一些新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