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青年科幻作者,豆瓣阅读“小雅奖”最佳作者。凭借对人类技艺、艺术和精神的探讨,创造出独特的宇宙美学。
作品发表于《科幻世界》《小说月报》《科幻立方》等杂志。曾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首奖、“银河奖”读者提名奖。与 芬兰裔美国导演伊卡(代表作《漆黑塔林》)签约创作双语剧本。长篇科幻小说准备中。
-
“写科幻有时是一个人通过艺术来求解一个自然命题。”——双翅目
人类造出人工智能,终究找到了映照自我的镜子。
——————————
☆ 陈楸帆作序推荐
☆ 让韩松“成为粉丝”的科幻作家
☆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首奖得主
☆ 以东方哲学反思机器人三定律,用冷峻笔调速写技术寓言
——————————
▼ 内容简介
如果艺术品可以完美复制,“孤品”还重要吗?
如果可以用精神切片来分享体验、情感和顿悟,个体的意义何在?
当人的意识被植入了“机器人三定律”,当人工智能可以领悟围棋的真谛——
人与机器究竟如何共存,而所谓的“智慧”是否只是一种宇宙的幻象?
-
本书是备受期待的科幻作者双翅目的首部中短篇科幻集,包含四篇作品《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公鸡王子》《空间围棋》。
双翅目的科幻小说提供了各个层面的认知挑战与冒险,将技术思辨带到了一个之前少有人涉及的领域。故事内核谨守黄金时代的特点,每一篇都基于技术发展可能性所带来的“what if”。欧陆哲学的学术背景为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及扎实的逻辑。双翅目操持着一种“深加工”过的翻译腔,流畅、精准、简洁却又不乏诗意,如同她所推崇的博尔赫斯、威廉·吉布森和特德·姜,用好读的故事去推演理性所无法企及之处。
——————————
▼ 媒体及名人推荐
以前我评论刘慈欣的《三体》,说《三体》把我们写的科幻碾得粉碎,如今看双翅目的科幻,又有了这种感觉。她的小说像迷宫一样让人深深陷入,我觉得她的一些作品担当得起“伟大”这样的词。——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
双翅目的作品绕不开对世界的终极思考与发问。在她自诩为“哲学式缠绕”的叙事中,我们随着人物的日常出发,不断深入世界的结构深处,像是循着埃舍尔式的阶梯旋转、上升、回到原点。在理性无法企及之处,故事熠熠生辉。——陈楸帆,青年科幻作家,编剧,VR 从业者
-
双翅目的小说触及了科幻的核心特征:终极思考。以精神、智能、身份为重点关注对象,她对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提出质疑,又歌颂了人类跳出自我去理解世界的努力。在有的故事中,所有智能体的身份和命运被关联起来,成为一个分立而统一的种族。在有的故事中,世界被理解、被定义的方式,才是超越了观察者的那个主角。——万象峰年,科幻作者,曾任果壳网科幻编辑
——————————
☆ “方舟文库·新科幻”系列图书特别邀请旅美插画师岑骏绘制封面插画,打造更美的科幻图书。
岑骏(cenjun.com),纽约知名插画师/独立动画导演,作品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纽约客》等。
你是我的智者,我是你的公鸡王子。 人工智能与人的问题。公鸡王子和智者是发生在人之间的事,衍生到人和ai。公鸡王子-自我认知有问题。智者-接纳。保罗-自我认知有问题。嘀嗒-一边纵容着自我认知问题,一边在对方身上认知到了自我。但在最初,保罗自我意识的问题却是由嘀嗒产生...
评分为什么书名不是《精神采样》,不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哪怕是用最后那篇《空间围棋》作为书名也更能吸引到普通科幻读者。取名叫《公鸡王子》,容易让人误读为给小朋友读的童话故事,也很难和科幻联系起来。所以说,这本书的销量硬是被书名给耽误了。 “古希腊有一种哲人,...
评分2013年,第一次参与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双翅目交出了作品《精神采样》,小说写一个本性平庸的采样员如何在技术革新、人机结合的历程中,试图揭示人类精神的本质构造,并最终拓印了宇宙的精神切片,故事思虑颇深而又浪漫无比。在一个令人惊艳的开场之后,想要继续保持稳定良好的...
评分陈楸帆 很奇怪,最近一两年读到觉得很厉害的国内科幻中短篇,大部分发表在豆瓣阅读上。这不是恭维的话,而是事实,原因大概也有自己阅读习惯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原本就很成熟的作者,也被这个平台的某些特质吸引,将作品首发转到这里来。 但我更看重的是豆瓣阅读对于...
评分本世纪最好……笑死我了
评分极度厌恶点子文学,但是又倾心于故事激起的思考。喜欢作者构造的世界中的某些碎片,但是暂且不论浓厚到不自然不顺畅的翻译腔,作者故事里的人物总是带有一种木偶般的僵硬感,靠思辨充当提线,拆掉即失去活力。这是我最无法容忍的风格,这也是我最喜欢《精神采样》一篇的原因——至少它的人是会喘气的。
评分作者的后记写得太过谦虚了。自从接触科幻以来,除了陈老师《未来病史》以外,双翅目(中短篇)是我读过的最具有系统性的一位,这种系统性不仅是主题和文风,还有其架设故事背后所具有的理论结构,以及类似双雄对垒、武林大会的武侠性元叙事推进。作为一个深受西方理论影响的作者,如何能在西方语境和主题下,同时搭建归属于自己原生文化的科幻故事,不少作者在尝试,荒潮和爱的算法(刘宇坤)都还是在形式与内核之间进行嫁接实验,但双翅目写来,中西同构,你中有我,浑然天成,虽然也有主观偏好,却在克制中完成了巧妙的平衡。学院派的宽广视域自不用说,《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群像考究,《公鸡王子》《空间围棋》也已生成属于自己的时空设定体系,框架是形而上的,推演极尽严密,细节侠气外溢,颇显自成一派。/可以说非常适合影视改编了。
评分当年在豆瓣征文中看到的时候惊为天人,确实是征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不过这次集中的看完整本四个故事,明显的感觉都是一个味道,类型单一,阅读的流畅感不强。大概,是我的阅读趣味变了,毕竟读者也是会成长的吧。
评分2018.12.10 文图 雨 平心而论,四篇要是不借助“作者说”,真的会被“缠绕”进涉及人与人工智能的很多“大哉问”里去。虽然韩松和陈楸帆在序里都说了很多好话,但就整体来看,并不是写“围棋”“四勿”就“本土化”或“把传统的元素推入新的境界”了,相反,我会觉得很多桥段过于刻奇,充满异国情调,文字上“致敬”博尔赫斯、威廉·吉布森、特德·姜处颇多……但确实也已经不满足于点子或趣味的生发,而能把人类心灵的深邃、复杂与别致写得更美更有宗教情怀,期待双翅目小姐姐的长篇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