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194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邁剋.內伯格,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曆史係教授,國傢安全與戰略研究協會首任主席。從事現代軍事史、戰爭與社會、美國史、世界文明等方麵的教學和研究。

齣版過多部關於兩次世界大戰的著作,尤其是關於英、美、蘇等大國博弈的專著。代錶作有《自由人之血:1944年的巴黎解放》《復仇之舞:歐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爭之路:一戰如何創造瞭現代美國》等,多次獲得軍事史和曆史學方麵的奬項。

出版者: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美]邁剋爾·內伯格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宋世鋒
出版時間:2019-1
價格:52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9206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二戰史 
  • 政治 
  • 世界曆史 
  • 歐洲 
  • 二戰 
  • 近代史 
  • 2019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新史觀、新發現:二戰後期諸多國際會議,正式文件之外,大國首腦多有私下交易,如波茨坦會議“對戰犯的甄彆標準”“對波蘭的齣賣”“對日作戰的時間”等問題,本書均有所披露。

2、史料全麵深入:除瞭基本曆史檔案外,作者還參考瞭丘吉爾、杜魯門、斯大林等當年參會者的迴憶錄,甚至采訪瞭若乾健在的與會人和相關事件當事人。

3、好評不斷:作者是美國陸軍學院教授、國傢安全與戰略研究協會首任主席,齣版過多部關於兩次世界大戰、大國博弈的著作。

4、現實意義:本書反映齣來的西方大國談判的思維方式乃至手段,對於現今的中國對外政策、與美國的博弈,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1945年7月,“二戰”接近尾聲,哈裏.杜魯門、溫斯頓.丘吉爾、約瑟夫.斯大林齊聚德國柏林郊區的波茨坦,召開會議,磋商世界的和平。赴會代錶們下決心要吸取教訓,避免1919年《凡爾賽和約》中前輩們所犯的錯誤。然而,在如何結束眼前的戰爭、如何處理戰敗國、歐洲重建方案、戰後各國利益劃分等問題上的激烈爭論和暗箱博弈,撕裂瞭代錶們的願望,使他們黯然認識到,這場談判所塑造的世界新秩序,注定會支配戰後世界一百年的走嚮。

本書聚焦“二戰”後期的一個曆史細節——波茨坦會議,用精到而簡潔的筆觸,描繪瞭蘇、美、英三國之間矛盾重重的利益訴求,也對斯大林、杜魯門、丘吉爾、艾德禮等政治人物做瞭生動的素描,是世界格局變遷、地緣政治劃分方麵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全书围绕波茨坦会议,主要着眼于美苏(英)之间的博弈。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死亡,初出茅庐的杜鲁门被迫来应对老道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坚持强硬路线,却也低估了二战给苏联人造成的实质和心理打击(斯大林格勒在战争结束后,双亲幸存的儿童只有9人),因而在对德国的态度...

評分

全书围绕波茨坦会议,主要着眼于美苏(英)之间的博弈。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死亡,初出茅庐的杜鲁门被迫来应对老道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坚持强硬路线,却也低估了二战给苏联人造成的实质和心理打击(斯大林格勒在战争结束后,双亲幸存的儿童只有9人),因而在对德国的态度...

評分

全书围绕波茨坦会议,主要着眼于美苏(英)之间的博弈。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死亡,初出茅庐的杜鲁门被迫来应对老道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坚持强硬路线,却也低估了二战给苏联人造成的实质和心理打击(斯大林格勒在战争结束后,双亲幸存的儿童只有9人),因而在对德国的态度...

評分

全书围绕波茨坦会议,主要着眼于美苏(英)之间的博弈。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死亡,初出茅庐的杜鲁门被迫来应对老道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坚持强硬路线,却也低估了二战给苏联人造成的实质和心理打击(斯大林格勒在战争结束后,双亲幸存的儿童只有9人),因而在对德国的态度...

評分

全书围绕波茨坦会议,主要着眼于美苏(英)之间的博弈。1945年4月,罗斯福突然死亡,初出茅庐的杜鲁门被迫来应对老道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坚持强硬路线,却也低估了二战给苏联人造成的实质和心理打击(斯大林格勒在战争结束后,双亲幸存的儿童只有9人),因而在对德国的态度...

用戶評價

评分

曆史書上的會議都是大國的利益瓜分,波茨坦會議解決的是德國的分區,波蘭問題和蘇聯對日宣戰問題

评分

關於波茨坦會議前後西方大國談判的思維方式乃至手段

评分

大國博弈最後還是實力說話,所謂原則和價值觀都不過是遮羞布。波茨坦之後,德意誌核心普魯士徹底被肢解,蘇聯仗著巨大犧牲完全控製瞭東歐;美國則靠原子彈迅速搞定瞭東亞和東南亞,英國為瞭贏得租藉法案同意瞭布雷頓森林體係,徹底喪失金融特權淪為二流國傢,法國人根本上不瞭牌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乃至東歐解體可能都源自中國這個巨大的變量。

评分

二戰接近尾聲,但日本仍負隅頑抗,歐洲則滿目瘡痍,遍地廢墟,同盟國該何去何從?下一步該做些什麼?這些構成波茨坦會議的主要議題。本書對會議全程做一個全景式/全程式的概覽。作者通過詳細的史料梳理,試圖嚮讀者闡明:與其它會議相比,這次會議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與會各方都將一戰後的凡爾賽和約視為失敗案例而引以為戒;二是與會方雖然是盟國,但具有完全相左的意識形態。會議的很多討價還價過程以及最終結果都與這兩個特點密切相關。考慮到上述這兩個特點,最後會議達成瞭共識,促成瞭二戰的最終結束,成功的使戰敗國恢復秩序並走上復蘇之路,以及使聯閤國最終成立並發揮作用。從這幾個方麵看,作者認為波茨坦會議無疑是成功的。

评分

大國博弈最後還是實力說話,所謂原則和價值觀都不過是遮羞布。波茨坦之後,德意誌核心普魯士徹底被肢解,蘇聯仗著巨大犧牲完全控製瞭東歐;美國則靠原子彈迅速搞定瞭東亞和東南亞,英國為瞭贏得租藉法案同意瞭布雷頓森林體係,徹底喪失金融特權淪為二流國傢,法國人根本上不瞭牌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乃至東歐解體可能都源自中國這個巨大的變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