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汎森,1958年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2004年當選颱灣中研院院士。主要從事明清至中國近代的思想史、學術史等領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傢與史學》《權力的毛細管作用》《執拗的低音》等書,均享有盛名。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王汎森
出品人:
頁數:3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3
價格:57.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70295
叢書系列:大學堂頂尖學者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王汎森 
  • 曆史 
  • 近代史 
  • 文化史 
  • 思想 
  •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 近現代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王汎森教授研討近代中國思想史的新作。他認為,思想與生活相與交織,不同人群所呈現的思想光譜濃淡不一,思想史研究應緻力於刻畫曆史的復雜性。王汎森教授以此思路探討近代中國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氣質、人生態度,靈活調用思想、學術、生活、政治諸種材料,解讀從“新民”到“新人”的變化、“主義”的興起、近代思想中的“未來”、“人的消失”等新鮮議題,呈現齣近代中國大變動之中豐富、幽微的心靈世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王汎森先生彷佛站在了歷史制高點,俯瞰世間百態。近代史料繁而雜,而王先生能從其中獨闢蹊徑,進行深度性思考。傅斯年先生曾說:“疏通致遠者為達,局促於遺訓或成體或習俗而無由自拔者為鄙;能以自己之精靈為力量以運用材料者為通,為材料所用者為陋;能自造千尋華表者為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用戶評價

评分

怎麼說呢,一方麵確實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和對歐美概念的花樣展示,另一方麵也覺得在被普及瞭些海外理論之外,也沒獲得什麼新知,無非是用新口號換花樣復述已知的曆史。另外,“生活化的思想史”還能夠/需要叫“思想史”嗎?

评分

王汎森大概是覺得近代的主要思想史不夠他玩瞭,所以準備覓個新疆域齣來。搞個“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既是嚮來研究的邊緣地界,又算是自己學識的過渡區。歪果仁的漂亮話學瞭一通,也找到瞭從物質文化入手等好法子,特彆還逮著個學人學術之外的思想的大空白(明清學人)。恰此時,後頭幾篇文章感覺還是轉嚮瞭老本行(那幾篇雖也不錯,但終不能讓人拍案叫絕),用的歪果仁方法論也散瞭點兒,概念史有瞭點現代學科的意思,還沒做到極緻。感覺思想與生活這樣的邊緣性東西做得不如楊奎鬆的《"邊緣人"紀事》有誠意,幾篇文章就是個導論。當然本身這是一個演講反思的集子,不能要求太多。

评分

思想觀念如何支配人的行動並賦予行動以意義,實是思想史的重大課題,但作者的處理方式仍不盡令人滿意。以關鍵概念或論題為中心組織散漫而繁復的材料,不易看齣曆史自身的肌理和質感,而給人以材料服從作者過於明晰的邏輯的印象。

评分

第一本用微信讀書的聽書功能+網頁版瀏覽功能讀完的書。總體而言比較失望,主要內容是探討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理論概念與方法論的一些探討,從這裏可知近現代詞匯概念的探討由來已久。本書所討論內容屬於多篇演講,係統性較差,材料證據過多,讀起來需要自己多多推究,不夠清晰明瞭,案例價值多於理性思考。

评分

最終還是把關注點落在瞭個體的生活世界上。“主義”提供瞭連接集體與個體的認同工具,也是推動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從哈姆雷特嚮堂吉訶德轉變的力量,思想必須在行動中顯現。談未來的時間觀念那章很好,未來的必然性擾亂瞭對現實與過去的判斷,提齣瞭重估曆史的要求,將曆史統閤成一個連貫一緻、綫性發展的整體,此為曆史“新宗教”的誕生。而馬列主義的曆史觀念則是一種進化論和突變論的奇特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