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

心灵、自我与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从1894年开始,米德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执教了40年。其间曾任哲学系主任。他在芝加哥大学最后10年对社会学系的影响使该系享有"米德的前哨"之称。米德是与皮与士、詹姆士、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米德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赵月瑟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7136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学 
  • 哲学 
  • 乔治·赫伯特·米德 
  • 美国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sociology 
  • psychology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虽然米德教授发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却从未用更长的篇幅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系统地表述出来。本书旨在通过整理材料以及在适当地方参考已发表的文章来做这个系统化的工作。它将是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乔治•H.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评分

心灵和自我都是社会的产物,如果不成为社会的成员,接受社会的制度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人就不会具有人格。教育是使社会反应进入个体心灵的内化过程。 人们根据语言来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形式。 自我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其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情绪现象。 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不...  

评分

本书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米德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  

评分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评分

心灵和自我都是社会的产物,如果不成为社会的成员,接受社会的制度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人就不会具有人格。教育是使社会反应进入个体心灵的内化过程。 人们根据语言来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形式。 自我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其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情绪现象。 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去年读的,不禁怒吼,神tm翻译得这么难读!

评分

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也不满意哲学对问题的纯思辨,但哲学又似乎是一切问题的本质。啃完这本书,我的组织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于自己选择的这一刺激,“我”产生了许多反应,而目前我无法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组织出一种反应,我的这一反应将作用于这一刺激上并影响着我的行为反应倾向: 谨慎主动选择的刺激,并留意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警惕被动选择的刺激,并克制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我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姿态的会话,内在化于,我这个有机体。

评分

太晦涩了...而且有点啰嗦 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否定了意识的实体性吧,“意识是使选择得以发生的有机体与环境的那一联系”,是一种过程。另外对语言是一种具有反身性的表意符号(姿态)的说法还是很精辟的。

评分

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也不满意哲学对问题的纯思辨,但哲学又似乎是一切问题的本质。啃完这本书,我的组织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于自己选择的这一刺激,“我”产生了许多反应,而目前我无法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组织出一种反应,我的这一反应将作用于这一刺激上并影响着我的行为反应倾向: 谨慎主动选择的刺激,并留意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警惕被动选择的刺激,并克制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我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姿态的会话,内在化于,我这个有机体。

评分

选读p153-203,参照了英文本。原文本身就很繁复但得体的语言,翻译成中文异常费解,还是挠着头读了下来。虽然主我、客我,泛化的他人,镜中我早从二手文献中耳闻,但听米德论述出来不一样的是米德不是将之作为描述性的概念,而是其为微观社会学提出的哲学前提进行合理推导出来的。因此,读的自我部分章节最重要的也正是:只有个体把自己同时作为客体,自我才成之为自我,这一论断。社会互动也就成为了自我的前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