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海外中国研究 宋代 历史 宋史 海外汉学 唐代 文化史
发表于2025-04-05
斯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了深入理解唐宋思想转型的新方法与新道路, 它不依循理学的惯常叙述思路,而是从唐宋思想史的内部出发,揭示其起伏转折的轨迹。唐宋思想许多为人忽视的重要内涵,得到丰满的呈现,而理学的兴起这一前人论之甚多的问题,也因从唐宋士人转型和思想转型的大背景来观察,有了别开生面的阐发。书中对思想史的研究,综合了政治史、社会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观察 ,其中从“文”的视角切入思想史,将文学史与思想史结合起来观察 ,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深有所见。
包弼德(Peter K.Bol),198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任哈佛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1997—2002年任东亚语言文明系主任及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现任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理事长、中国历代传记资料库理事长。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出版著作多部和论文六十余篇。
沒有全部讀完,重點閱讀了附錄和第二章。 先吐槽一件事,翻譯的水平應該是我今年見過最糟糕的一本書,幸好手上有英文原版,雖然依然晦澀難懂,但尚可理解其中思路。 其次,因為主要研究社會史,對思想、觀念的敏銳度並不高,也鑽研不深,是故此書對我的幫助在於重新梳理了一遍「唐-宋」時期思想的流變,為具體的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套解釋。 第三,包弼德在附錄中提到的關於接續的研究很有趣,他認為南宋已經完成了這種transition,故而對南宋的研究可以置於這種變化下的solution的探討。
评分一部由博士论文扩充而成的思想史,丰富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详细梳理了士人价值观由文学-历史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脉络,清晰精细。 我不觉翻译有什么大问题,确实部分长句比较诘屈,但是并不影响阅读,各种观念和范畴译得都是准确的,也是用心的。
评分把唐宋变革论的目的论给抛弃了,接受唐宋变革论作为一种分期的标准。以“文”为主线,将唐宋文人对于“文”的认识作为考察对象,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结合在一起,也指出了唐宋思想转型的基础是士人身份的变化。
评分翻译是硬伤
评分长知识之作,文与道的讨论真的历久弥新~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 第一次看到《斯文》后,对书名极为惊讶,脑子第一个反应想到这是一本关于“仪表”的书,彬彬有礼...
评分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 第一次看到《斯文》后,对书名极为惊讶,脑子第一个反应想到这是一本关于“仪表”的书,彬彬有礼...
评分分享提纲: 1.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的提出 2.包弼德的《斯文》一书对于唐宋变革论的继承、补充与完善 3.《斯文》一书的独特贡献:集思想史和社会史论述与一体 4.《斯文》所论述的唐宋思想转型与社会转型: 思想转型:从文化之学到道德伦理之学;转型关键节点——古文运动; ...
评分子曾經曰過:『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此書標題即源於此。 bol同學這本書研究自七世紀至十二世紀在一系列政治與社會波動中士大夫階層維持『斯文』於不墜之努力,並且展示七...
评分读这本书是因为有人将其与余英时所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相提并论,读完多少有些失望,文章主旨并不非常明确,可能由于翻译的缘故,读着读着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了,像是迷了路。 但也多少有些许收获。整本书主要解释从魏晋经历唐到宋整个历史过程文人背景、文风的转变。 1. 魏晋...
斯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