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奧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傢和外交官,伯爵。1868年得到岩倉具視的賞識,步入日本政界,1888年任日本駐美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中日甲午戰爭前,他與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同為戰爭的主要策劃者和決策人,並在兩國談判中施展“狡獪”的外交手段,侵奪中國利益,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蹇蹇:忠直貌。作者以此作為書名,意在錶達自己對國傢的忠誠剛直、鞠躬盡瘁。
蹇蹇錄:甲午戰爭外交秘錄
[日]陸奧宗光 著 趙戈非 王宗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
ISBN:9787108061058 定價:41.00元
陸奧宗光是日本明治時代極為重要的政治傢、外交傢,他主導的日本19世紀末期的外交思路和外交方式,被後人稱為“陸奧式外交”。《蹇蹇錄》係日本前外相陸奧宗光所撰外交迴憶錄,內容涉及甲午戰爭前後,即從朝鮮東學黨起義到俄、德、法三國“乾涉還遼”這一時段內的日本外交活動。陸奧宗光本人作為當時伊藤博文內閣的外相,參與幾乎所有的重大外交決策。在這本迴憶錄中,他圍繞自己的親身經曆,細緻入微地記述瞭日本與英、法、美、德、俄等國,以及與清國和朝鮮的外交往復,包括彼時外交文書的具體內容,駐外大使的密電和政府高層會議上的言語交鋒等等機密內容,以及如何在中日(馬關)談判中運用各種手段,逼迫李鴻章簽訂不平等條約,為日本攫取巨大利益的細節。書中雖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虛飾自矜的色彩,但總體而言,仍是研究那段曆史繞不開的珍貴史料。
我國曾不止一次齣版過《蹇蹇錄》的中譯本。三聯版為引進日本岩波書店齣版的由日本相關領域著名學者中塚明校注的權威版本,除《蹇蹇錄》本體外,尚有中塚明對不同版本的《蹇蹇錄》所做的118條校注。讀者通過陸奧宗光對不同版本《蹇蹇錄》的修改情況,可以一窺其隱秘的內心活動,也更有利於理解日本當時的曆史狀況。
《蹇蹇录》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官陆奥宗光撰写的外交回忆录。书名中特别不好认的那两个字念 jiǎn jiǎn,意为忠直貌,作者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相较于难以识别的书名,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兴趣——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而这一标题...
評分《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評分《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評分《蹇蹇录》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官陆奥宗光撰写的外交回忆录。书名中特别不好认的那两个字念 jiǎn jiǎn,意为忠直貌,作者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相较于难以识别的书名,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兴趣——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而这一标题...
評分《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這本是陸奧宗光臨近殘燭時用來彪功彰跡的迴憶自傳,文中盡顯日本內閣籌措對滿清戰爭和甲午之後談判的過程,將一個新興日本摩拳擦掌,急切對外進攻獲取利益的神態的形象躍然於紙上。既要在西方強國麵前錶現自己是一個懂得國際規則的文明國傢,又要編造各種理由急切地去獲取利益。作為文官,未再贅述耳熟能詳的甲午中日之戰的過程,而是從文官謀劃的角度去反應戰爭後的故事。我最感興趣的是,陸奧宗光戰後三年就殞命,如何得到如此多的清朝官員的通信資料,這種情報通報的官員通信為何能讓日本這麼容易就得到?
评分體製的勝利。大清首鼠兩端,大多是混日子的廢物,正好碰到鬼子齣人纔的時期,沒辦法瞭。
评分殊為難得。
评分當鄰國從器物到製度全方位追求現代化的同時,大清依然固步自封,苟且偷生。
评分當又立的典範。弱國無外交,馬關談判,李鴻章最後隻能寄希望於以個人情意討價兩韆萬賠款而不可得,是一例;三國乾涉還遼時,日政府可對三國退步,不對清政府退一步,是另一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