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市定(1901 - 1995),日本曆史學傢、漢學傢,“京都學派”第二代代錶人物和集大成者。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曾師從內藤湖南、桑原隲蔵等著名學者,1944年起任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曾榮獲有“漢學界諾貝爾奬”之稱的法國儒蓮奬,並獲日本學士院奬和文化功勞者奬章 。在中國史的諸多領域都有獨到的研究,代錶作有《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國史》《科舉》等。
在遼闊的亞洲大陸上,分布著東亞的中華文明、西亞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種異質文明通過交通的紐帶而建立聯係,相互競爭並相互彌補,從而展開瞭亞洲史發展進程的宏大畫捲,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全人類的真正曆史。作者提齣“西亞文明東流論”,並開闢瞭“亞洲史”這一全新的領域,著重考察各文明之間的交通聯係,通過交通綫的轉移和變化,揭示文明興衰與時代演進的曆史大勢。
宫崎市定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亚洲史概说,在70年代再版时,只是增加了现代亚洲史一章,还非常客气地说,如果有旧版本,可以单独买新增的单行本。21世纪翻译成中文版,承蒙出版社和译者的眼光和大度,基本保持了该书的样貌,让读者自己批判。 对于“盛唐”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
評分作者史学一代巨擘,学无涯涘,识见通达,观此书可叹服焉。亚洲大陆,史分三域:西亚、印度、中国也。各述其古今之变,特重其往来之交,虽存地区志之余绪,实开世界史之滥觞也。尤重西亚与中国,推西亚为文明之源,中国亦受其惠,于此国人或难忍也。而此书之由来,原为二战时日...
評分提起当今的西亚、中东我们会有什么印象?连绵的动乱?保守的宗教?取之不竭的石油?不论用什么词语形容, 西亚中东已经在处于火药桶的中心、世界文明的边缘。 我曾经跟网友讨论世界历史,谈起西亚他只记得巴比伦空中花园,我说西亚在3000B.C-800A.D一直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区,大...
評分作者史学一代巨擘,学无涯涘,识见通达,观此书可叹服焉。亚洲大陆,史分三域:西亚、印度、中国也。各述其古今之变,特重其往来之交,虽存地区志之余绪,实开世界史之滥觞也。尤重西亚与中国,推西亚为文明之源,中国亦受其惠,于此国人或难忍也。而此书之由来,原为二战时日...
評分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在其《亚洲史概说》中,给读者讲述了奥斯曼帝国兴衰的故事。与通常条分缕析地列出众多因素不同,宫崎的结论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交通。奥斯曼帝国兴盛于绝佳的地理位置,扼欧亚两洲交通之要道;其衰亡也缘于海路的兴起,东西陆上交通另辟其径,繁盛一时的...
#汗青堂#015 日本漢學泰鬥宮崎市定經典力作 揭示文明興衰與時代演進的曆史大勢
评分為什麼一定預設在不同地區有相似的模式?
评分是不是因為日本學者,當時國傢zz方嚮左右瞭學者的腦袋,寫中國曆史強勢的片段候總會在後麵加個“但是”、“不過”之類的話。而這“但是”、“不過”往往模棱兩可,整不齣明確的東西。比如寫唐朝維持瞭約三百年,“不過”鼎盛時間“並不長”,大統一時間“也較短”,前麵是個數字“三百年”,後麵就隻寫個“不長”、“較短”,到底是多久卻不說清楚。這樣不同的人讀來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是三十年、還是五十年?寫個王玄策也要加個“不過隻見於中國史籍”,然後又說當時吐蕃等國確實入侵瞭印度……作者的優勢也就是涉獵廣博,介紹的東西多。但有些東西沒有乾貨佐證(至少書中沒列),得的結論就顯得草率。
评分宮崎以“交通史觀”為基礎提齣瞭著名的“西亞文明東流論”,並進一步指齣,不僅自古亞洲是一體的,世界也是一體的。但事實上東亞南亞西亞之間的聯係遠不如歐洲緊密。在提到西亞綠教世界文明,宮崎總是用上“先進”一次,但我們的曆史教育中是缺失瞭西亞綠教世界的。 整部作品是相當客觀的,作者是日本人,起初政府要求編纂的目的也是也日本為核心,但關於日本的部分僅有一章半。對中國的敘述非常深刻,與中國史學傢不遑多讓。後浪提到瞭對敦煌的掠奪和倭寇等方麵不是很客觀,但如果跳脫齣中國公民的視角,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對孫文革命的理解比較新鮮,認為唯一道路是在取得列強同情和理解下推行國內革命。我們一直批判資産階級革命的不徹底和妥協性,但這種觀念是不計後果不顧時局的,孫文和他的革命不因為權力交易而失去其偉大意義。
评分雖然看著挺厚,但是內容大多數還是一筆帶過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