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1909—2000)
年轻时游学于鲁迅门下,一生践行先生的“精神事业”;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寄寓上海,受鲁迅之嘱系统地翻译尼采著作;1945年赴印度,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1978年底回国,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种古今语言,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诗歌、书画、文艺评论上造诣精深,学术贡献主要有四:
一、中国之最早最具规模地翻译尼采著作,如《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等;
二、系统地翻译印度韦檀多一系古今经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精华,如《孔学古微》《唯识菁华》等;
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经典,如《陆王学述》《老子臆解》等。
印度人的“圣经”,为了解印度民族精神之钥;梵澄以楚辞体翻译之,1957年在印度首次出版,是华语世界第一个汉译本。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吕.玛塔吉女士 谈《薄伽梵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110718/ 注: 全球公益霎哈嘉瑜伽在全球有40年的公益历史,在深圳有近6年的公益历史。霎哈嘉瑜伽的所有活动均为免费公益,包括各层次的瑜伽冥想班,全球的瑜伽交流活动,以及国内国际各...
评分我心中的世界如何混沌,对这世界的认知便如何迫切。 我深信,且体会到:人的本性不可改变。对印度哲学的强烈好奇促使我读起《薄伽梵歌》,并再次感知到,我的人生必然和印度哲学息息相关。我渐渐理清了一些头绪,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的区别。 在读《薄伽梵歌》时,看到这样一...
评分而梵澄为何首译《薄伽梵歌》?盖因其地位犹如基督教之新、旧约《圣经》和伊斯兰教之《古兰经》,实乃其民族之大经大法也。他说:“间尝闻其当代领袖,竟以此一歌而发扬独立运动,士以此蹈白刃,赴汤火,受鞭朴,甘荼毒而不辞,卒以获其国之自由。”(同上)“圣雄”甘地将《薄...
评分阿周那陷入道德的两难,他问出了仁义的问题,如果宣扬仁义,但是又违背仁义,这怎么可以,他困在逻辑中无法解脱,衰弱无力,无法战斗。薄伽梵劝说的方式是,你就这样干吧,反正人终有一死,你不杀死他们他们也会死,况且人的本质并不是靠消灭肉身就能伤害的。薄伽梵说了很多,...
评分震撼人的心灵的《薄伽梵歌》 我通常选择晚上读,这个时候能让我更加体会到婆耶娑的智慧。 想研究学习佛法的也可以从这部瑜伽经典开始。实在是不容错过的好书啊。
错别字多。很多句子捏得不知所云。
评分汉传藏传其实都不是佛教原来的,印度本土的佛教带有雅利安奥义书-薄伽梵歌那时候的行动主体性,强调个人觉悟使命然后以行动战斗来供奉这个最高存在,虽然佛教本身是针对种姓制度的(但是种姓制度背后的摩奴法典跟薄伽梵歌不同,就如某些气功跟佛教的区别)。汉传也被鲜卑化了,把萨满教那套拜活体加了进去,拜泥菩萨圈地行贿。从玄奘到慧能倒是用汉本位去争到了本土解释权,并且变成主张行动的入世哲学,到章太炎那里又把唯识宗改造成了革命学说,但是中间又被程朱理学打断,程朱理学用了拜活体背语录这种萨满化的佛学体系,跟儒结合起来,王阳明心学也没真正跳出这个反逻辑的格局,同样“格物”,无论对竹子还是苹果,跟牛顿一比就明显。
评分校对有点烂
评分斯则谓之不显,不变易兮,不可思量;倘知彼其如是兮,汝故不可忧伤!
评分错别字多。很多句子捏得不知所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