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错集

求错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孙歌

东京都立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上海交大出版社,2017)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歌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989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研究 
  • 孙歌 
  • 历史 
  • 思想史 
  • 文学 
  • 日本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化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歌1980—1990年代访日期间所作的学术评论、文学评论及杂感类文字的结集,其中多篇曾在《读书》上发表。无论是对日本思想史的辨析与梳理,还是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都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作者对日本文化的深度解构带有浓浓的90年代日本社会的气息,通过对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与梳理,以及在日本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观照,可以帮助读者在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内了解日本文化,甚至东方文化或亚洲文化。除却作者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性文字,还包括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随笔,文字精炼有味,思考角度新颖独到,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知识性阅读之享受。

正如作者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亦可以为错,有意义的正在于对文化的探讨与求索。本书所收的文字都是从她当初的不规则思考开始的,其“无法归类”的杂文特质也成了作者日后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特风格。

▼编辑推荐

孙歌作品,全新再版

走到日本,走回中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亦可以为错。

一个文化旅人在亚洲思考作为方法的日本。

在这本小书里,主要集合了我这几年学术论文之外的部分文字。对于我,它们比我的学术论文更为重要。那是因为,在写作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可以无视现成的规矩,锤炼自己“自由的习惯”——只是在无视成规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面对面地凝视,才能感觉到心灵面对世界的开放,感觉到思维伸展自己的枝条,接受这个世界的光热和营养。——孙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高中时读过一本《最后的文化贵族2》,书中更多的是从很多学者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际遇来展开,对各自的思想内核介绍得很少。饶是如此,也让我感受到了近似于浸淫文学中的愉悦。 孙歌的《求错集》,这是真正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欢愉。 可能是因为本书的内容是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落稿了。...  

评分

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空间”和“场所”这两个词是非常敏感的。看到书中从非建筑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词,觉得很有趣,也发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场”是布尔迪厄社会学中的关键概念,日译亦译成“界”,以强调它的相对自律性。按布尔迪厄的定义,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场是一个位...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着的就是这个国家的本来面貌,文化是经过无数代人传承下来的,所以要从这上面做手脚是不可能的。那么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这就难了,别说是国家,就连一个小县城的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写一个国家怎么怎么样,只能去写事件和一段时...  

评分

广松涉与布迪厄区别。 滨下武志华夷变态与民族主义转型,近代朝贡吸纳条约(萨林斯?),地域体系与朝贡体系 岸本美绪亚洲表象并非华夷实体总和,而是实体交融形成的关系网络(布迪厄?)。 佐藤幸男,文化交流作为经济副产品 ,文化越境,作为海域的亚洲。 黑木英充以多语言媒介者的...  

评分

最近写文字经常出错,要么思维混乱,要么错字连篇,自己也曾反思过,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太过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恐怕都有。写文字是需要思考的,如果一味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自然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觉得写文字一要有思考,先有文章的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  

用户评价

评分

孙歌女士真是个温柔的人

评分

更喜欢后半本关于日本的点滴随想感悟,

评分

作者在前言表明: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我在异文化的语境中寻找的,不再仅仅是“他山之石”,更重要的是,我求索的或许就是“错”本身。本书主要分为学术论文、文学评论和随感文字三部分。前二者过于专业而有时显得深奥晦涩,但可看到其思想轨迹与治学门径之形成,对文化研究的范式亦有深刻敏锐的反思,启发颇大;后者部分篇章过于随性而略嫌粗疏与表面化,但整体读来颇为有趣,尤其是关于日本文化的文章,透着一股浓浓的90年代气息,令人对当时的日本文化有较为直观的了解。作者在观察日本与正视日本的同时,亦反观我们自身,不至于沉浸于日本文化“还不是受我们影响”的狭隘想象之中。学者身份、他者立场加之女性视角,行文深刻而不尖锐,客观而不冷漠,细腻而不矫情。

评分

作者在前言表明: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我在异文化的语境中寻找的,不再仅仅是“他山之石”,更重要的是,我求索的或许就是“错”本身。本书主要分为学术论文、文学评论和随感文字三部分。前二者过于专业而有时显得深奥晦涩,但可看到其思想轨迹与治学门径之形成,对文化研究的范式亦有深刻敏锐的反思,启发颇大;后者部分篇章过于随性而略嫌粗疏与表面化,但整体读来颇为有趣,尤其是关于日本文化的文章,透着一股浓浓的90年代气息,令人对当时的日本文化有较为直观的了解。作者在观察日本与正视日本的同时,亦反观我们自身,不至于沉浸于日本文化“还不是受我们影响”的狭隘想象之中。学者身份、他者立场加之女性视角,行文深刻而不尖锐,客观而不冷漠,细腻而不矫情。

评分

更喜欢后半本关于日本的点滴随想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