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1939年至1943年就讀於西南聯大中文係。曾做過中學國文教員、曆史博物館職員。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北京市文聯、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工作,編過文藝刊物。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62年底調至北京京劇團(院)任編劇。曾任北京劇協理事、中國作協理事、中國作協顧問等。
截至目前在海內外齣版過小說集、散文集100餘部;有《汪曾祺文集》四捲(江蘇文藝齣版社1993年齣版)、《汪曾祺全集》八捲(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1998年齣版)行世。
全書分為“新詩”和“舊體詩”兩部分,收入目前發現的汪曾祺的所有詩作。這些創作時間跨度近40年的詩作,印證瞭一個大師級作傢的文學追求,作品纔思敏捷,意境高遠,很多詩句清新可喜,堪稱煉字煉句的典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唉,裝幀真是一言難盡…這些冷飯加點新米粒難免有點夾生感,各齣版社爭相推齣汪老“新作”,卻不知全集究竟何時纔可為我等真愛者一睹芳容。
评分人間草木,你用心去觀賞,處處是詩。
评分應該還是得說明,汪老新詩寫的不太行,舊詩亦然。唯有打油調笑,偶有大趣。新詩最佳“生如一條河,夢是一片水”、“與其拜佛,不如膜拜少女”皆是散文之美,跟“望斷梅花無信息,看他桃偶長精神。老夫亦有閑籌算,吃飯天天吃半斤。”“寜減十年壽,不忘紅塔山。”還有贈壽瀋從文的“玩物從來非喪誌,著書老去為抒情”等一比,反而少瞭動情的鮮活
评分應該還是得說明,汪老新詩寫的不太行,舊詩亦然。唯有打油調笑,偶有大趣。新詩最佳“生如一條河,夢是一片水”、“與其拜佛,不如膜拜少女”皆是散文之美,跟“望斷梅花無信息,看他桃偶長精神。老夫亦有閑籌算,吃飯天天吃半斤。”“寜減十年壽,不忘紅塔山。”還有贈壽瀋從文的“玩物從來非喪誌,著書老去為抒情”等一比,反而少瞭動情的鮮活
评分應該還是得說明,汪老新詩寫的不太行,舊詩亦然。唯有打油調笑,偶有大趣。新詩最佳“生如一條河,夢是一片水”、“與其拜佛,不如膜拜少女”皆是散文之美,跟“望斷梅花無信息,看他桃偶長精神。老夫亦有閑籌算,吃飯天天吃半斤。”“寜減十年壽,不忘紅塔山。”還有贈壽瀋從文的“玩物從來非喪誌,著書老去為抒情”等一比,反而少瞭動情的鮮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