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楫宝,财经记者出身,曾供职于商务部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专业媒体发表过一系列评论文章。同时他也是投融资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曾成功为某公司操作A、B两轮股权融资,该公司荣获《上海证券报》第二届 “金融资•卓越企业”奖,被《中国企业家》评为“21世纪未来之星——2012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著有畅销书《白手套》等。
这是一个中国背景下的融资故事。2009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都受到波及。现金短缺的铭记传媒公司只能再挺三个月,此时,主人公秦方远从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总部归来,专门为铭记传媒主导B轮融资。他做调研,选基金,大谈判,搞“外交”,费心费时后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然而,就在他盘算着去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时,却惊闻公司的种种内幕,胆子之大,猫腻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他这才知道,在中国做融资,处处都有“地雷”。伤不起的,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有投资人……
陈楫宝的《对赌》以小说形式讲述了一家公司上市融资,对赌最后失败的故事。小说写得有点脱离现实,但于我对VC,PE股权融资过程稍作了解足矣。在这个拼爹的时代,你痛恨权贵也好,鄙视奴才也好,批判体制也好,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的经济体里面,政府资源就是最重要的商业成功...
评分我记得我的第一本商战小说是高三看的浮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渐渐觉得,这类型的套路太一致了,一个年轻,好的学历背景,社会经验老练的主人公,依靠自己的才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困难,甚至创造商业奇迹。我对此已然失去了阅读的信心。这本对赌就很符合套路,华尔街出身...
评分《对赌》这部小说,说了很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试问哪个企业没有经历过如下的事情呢? 1. 融资 2. 与投资人关系 3. 洗钱 4. 利益至上,利益平衡 5. 扳倒某人 6. 吃里扒外,里应外合 看了这部小说,更加警醒的明白,无论融资也好,对赌也好,所有经济行为和手段都是为了企业自...
评分一本好的金融小说,我认为干货内容至少50%,故事30%就可以了,感情戏10%~20%,让人有边读边做笔记的感觉。 《对赌》这本书很多人评价过于外行,我赞同,故事占了70~80%,干货只有10%~20%,介绍了商业计划书、PEVC投资观、termsheet、VIE、三大避税岛等,但是基本都是教材式的概...
评分对赌这件事儿是最近几年投资融资中,逐渐出现并被广泛运用的术语及方式,股份、期权、现金、控制权都是对赌的筹码。对赌的形成来自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对公司发展的不同判断标准。 作为作者陈楫宝多年老友和财经记者,我认为小说《对赌》至少有两大看点。一是他将企业融资这件...
常见的资本运作手法,背后的深深浅浅、黑白不明的利益输送,有时候想想vc都不免磕碰到,何况韭菜呢。对付上下串通一气的造假,真的连办法都没有,何况是在这么速食的行业环境里。也越来越懂商业智慧不再是纯粹的商业智慧,而是包含政治敏感的商业智慧。但求做一个不用疲于奔命不快乐的人。
评分书中红烧肉,对喜欢吃浓油赤酱大肥肉的人来说很不错,对我来说是想仔细避开肥肉吃口瘦肉,还是沾得满嘴猪油,胃部剧烈不适。
评分忘记当时怎么就对这本书有兴趣了,科普小说,获益良多。书里的张家红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了,不专业不讲理。秦方远去到HK就职可以再来第二部的
评分忘记当时怎么就对这本书有兴趣了,科普小说,获益良多。书里的张家红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了,不专业不讲理。秦方远去到HK就职可以再来第二部的
评分一口气看完~ 然后突然发现作者一只提云南, 哈哈也许以后有机会见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