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1893-1980.12.25),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阅读感不是特别好,个人的认识里顾先生更多是学术领袖的才干,当然他的书我会继续读,慢慢体会。仅就这本书来说,应该是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范式,将汉代学术史简略的系统化,语言平易,时抒己见。 有两点感想,疑古太甚,下结论太武断,...
评分难得在图书馆偶遇顾先生的作品,此前孤陋寡闻未曾听闻,更无缘拜读。今日一见,茅塞顿开。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中古历史的意识形态问题。自春秋战国以降,儒生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求,不断变换自身政治主张,以求为进阶之路,最终与方士合流,通过伪...
评分 评分今天关于学术腐败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如果你认为那时现代中国人在当下社会阶段的独特表现的话,那就打错特错了。 顾颉刚的名字是很早以前就知道的,约略记得是个大历史学家,具体何以为大,则是向来不曾深知的。而今看这本书,可知非浪得虚名。 很偶然的在图书馆看到这本...
评分今天关于学术腐败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如果你认为那时现代中国人在当下社会阶段的独特表现的话,那就打错特错了。 顾颉刚的名字是很早以前就知道的,约略记得是个大历史学家,具体何以为大,则是向来不曾深知的。而今看这本书,可知非浪得虚名。 很偶然的在图书馆看到这本...
虽然还是不尽同意顾先生的某些观点,但仍旧赞叹于先生对于“旧学问”的精通和深刻理解。论证稍微薄弱,颇有囤积材料的味道(但是这可能是由于本为讲义的出发点)。
评分其实,从国图借阅的版本不是这个,灰色暗纹的硬壳封皮,没有图案,尺寸也比普通的书籍小些,与大家小书的系列甚是契合,颇为喜欢。很多时候,作为一个颜值控,书的观感于我也是很重要滴。文字上颇为亲民浅白,仿若一位长衫的先生娓娓道来,谈笑间将吾辈旧识击得灰飞烟灭,比如老子是战国中期人士,道德经却是战国末期之书;刘歆和王莽的惺惺惜惺惺,却腾起了两千年的汉学伪经;原来康有为并非只是戊戌时的逃兵,他的著作对先生之学大有裨益。说起来,先生讲课在前,而我为后学,却依然被旧识所惑,不禁汗颜,更觉尽信书不如无书。——国图
评分那个年代的学者真命苦,三十年代写成的书,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时候,还要在序言里说自己没有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问题…
评分基础入门读物,要是更多一点关于《公羊》经传的解读就更好了。理解两汉的儒生方士,跳脱不出《公羊》。
评分剖析汉代学术作伪始末,今文派古文派,除了王莽一段,感觉自己水平还够不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