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的曆史世界

周必大的曆史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許浩然,男,1984年12月生,江蘇南京人。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係講師。南京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嚮為南宋文化史,旁涉晚唐文學、英美漢學。在《文學遺産》、《中華文史論叢》、《北京大學學報》、《孔子研究》、《史林》、《史學月刊》、《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刊物上發錶論文二十餘篇。

出版者:鳳凰齣版社
作者:許浩然
出品人:
頁數:32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06245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宋史 
  • 周必大 
  • 曆史 
  • 南宋 
  • 政治史 
  • 宋 
  • 學術史 
  • 中國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在南宋高、孝、光、寜四朝的曆史時段之中,在宋金關係與理學新潮的時代問題之下,對以周必大為中心的各個社會領域的士人關係作齣研究,藉此考察當時士人的思想、情感與行動。

全書五章,第一章《早期仕宦:周必大與高、孝政局轉化下的士人社會》以孝宗淳熙七年(1180)周必大進入宰執階層以前的仕宦生涯為論述的時段,以高、孝兩朝政局的轉化為背景來探討當時的士人關係。第二章《宰執進退(上):周必大的對金政務及人事斡鏇》以孝宗執政後期的淳熙十一年至十四年(1184—1187)為論述的時段,探討周必大擔任宰執期間,宋金對峙之下的士人關係。第三章《宰執進退(下):周必大與理學傢的政治關係》以孝宗朝淳熙七年至寜宗朝嘉泰元年(1180—1201)為論述的時段,探討在周必大擔任宰執及以後的時期裏,士人在理學新潮之下的政治關係。第四章《館閣翰苑與義理之學:周必大與理學傢的學術關係》對應第三章而撰。周必大除去從政者的身份,還是一名學者,理學傢除去參政的熱情,還有知識上的興趣。第三章論述周必大與理學傢的政治關係,故而加以探討。第五章《分歧與交誼:周必大的鄉邦社交》對應以上各章所論南宋時代問題之下士人關係中的矛盾分歧而撰。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平庸之作

评分

做研究計劃讀的書,前半段小題大做,特別是對秦黨的史料,稀少卻大量闡發,不算穩妥。後半段大題小作,說緻仕,說鄉邦,不怎麼用文集,不怎麼用方誌,未窮盡史料。但總體而言指明瞭一些方嚮,尚可。

评分

感覺可以算是“《文忠集》讀書劄記集”?所有的討論基本都是緊緊圍繞基本材料展開的,特彆是第二、三章,所以確實是“周必大的曆史世界”。可能寫法上比較接近政治史吧,很多時候作者的腦洞更加緊貼當時的政治形勢,讀起來比餘英時的要親切得多……大概餘先生作為思想史傢,雖然想法不是很貼近曆史現實,但是仰望星空的人,會在自己腦海中形成諸多創見,很多地方能引人深思;本書的立意顯然沒有那麼宏大,不過能腳踏實地,做好曆史考證也就可以瞭。想起同老給《東晉門閥政治》做的書評,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餘先生的書可能就更接近陳寅恪的寫作風格,而本書則更趨近於田先生那種風格吧~但確實,本書因為貼近政治史,推測性的論證會很多,有一些相當精彩,有一些則不免危險,而且對很多“理論”和前人成果的引據,也簡直是生吞活剝。

评分

感覺可以算是“《文忠集》讀書劄記集”?所有的討論基本都是緊緊圍繞基本材料展開的,特彆是第二、三章,所以確實是“周必大的曆史世界”。可能寫法上比較接近政治史吧,很多時候作者的腦洞更加緊貼當時的政治形勢,讀起來比餘英時的要親切得多……大概餘先生作為思想史傢,雖然想法不是很貼近曆史現實,但是仰望星空的人,會在自己腦海中形成諸多創見,很多地方能引人深思;本書的立意顯然沒有那麼宏大,不過能腳踏實地,做好曆史考證也就可以瞭。想起同老給《東晉門閥政治》做的書評,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餘先生的書可能就更接近陳寅恪的寫作風格,而本書則更趨近於田先生那種風格吧~但確實,本書因為貼近政治史,推測性的論證會很多,有一些相當精彩,有一些則不免危險,而且對很多“理論”和前人成果的引據,也簡直是生吞活剝。

评分

知網上看的博論,主要看瞭看前半段,理學相關的部分略過瞭。幾個理論視角套的略生硬(而且其實沒什麼必要),但論述詳實細緻,周必大的秦黨齣身(嶽父王葆是秦黨,湯思退是恩公)及對其早期政治主張的影響(傾嚮於和)、周必大對沿邊將領與中央關係的調護兩節信息量尤其大。特彆軍事一節寫的不算空泛,對治文化史的學者來說很難得瞭。總起來看周就是當時社會裏一個典型的“四角俱全”的“成功人士”,隨時而趨,無特操無大見識但也不壞。隻是與鬍銓唱和時可以配閤其鼓吹北伐,轉頭鬍銓作古給人寫神道碑,卻還是要把高宗比周武王把鬍銓比伯夷叔齊,也難怪會推崇孫覿瞭。另看引文發現周必大文集裏有牛皋之子牛僎的相關記載:“隆興二年,拒虜人於陂子河,過橋破敵,尤為雋偉。……寬嚴得體,廉約自將,恪於奉公,長於禦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