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间,担任大英博物馆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队的助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先在伦敦的参谋总部地理部门工作,后奉派至开罗的情报部门。1916年,阿拉伯建国主义者起身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前往麦加收集情报,后在形势推动下成为阿拉伯起义团体的英军联络官。1919年,成为英国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致力于推进阿拉伯独立。尽管劳伦斯努力不懈,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依旧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托管地。1921年担任英国殖民部中东署阿拉伯事务顾问,次年辞去该职务,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地勤技师。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毛泽东、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劳伦斯的著作还有散文体译作《荷马的奥德赛》和《十字军城堡》《铸造厂》等。
本书记录了T. 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在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也成为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自此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略,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史惠风也是我的老师。他可能不是专攻翻译的,可是文学方面,特别是英美文学方面很有造诣的
评分“阿拉伯的劳伦斯”也算是间谍史和传奇史的著名人物。劳伦斯甚至成为大英帝国的传说之一,说正是大量的这种人才造就了大英帝国。当然对于非英国人甚至非欧洲人来说,这也只是个传说罢了。 一战时阿拉伯地区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已经很久了,但虽然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可是拥有...
评分若干年前因为附庸风雅看过《阿拉伯的劳伦斯》,当时看到的评价说:这是一部史诗,这是一部完全没有女人的电影。。。情节几乎快忘记的差不多了。印象中还剩下2个镜头,一个是影片开头,劳伦斯骑着摩托,镜头里的画面也随着摩托的节奏突突跳动,然后,呼拉一个翻车,一个生命就此...
评分看节译本有一点好,无需担心情节拖沓或者描写冗长,尤其适合已经了解历史进程的读者:从劳伦斯刚登上吉达港就等着他重塑大马士革的荣光。 当年最喜欢包宿画图时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换平时也耐不住四个小时的性子;深夜调水彩,对着屏幕里的劳伦斯也在画水彩渲染图;正如...
评分可以找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由台湾蔡悯生译的《智慧七柱》,2002年1月出版,上下册,定价44.20元(几年前在复兴门的新华书店总店以3折优惠买到^_^,现在新华书店总店搬到马连道茶城去了) 。 而且蔡悯生译的版本有劳伦斯所著“前言”一章,书中有当时的历史照片。 豆瓣上此版...
并没有看完,翻译给人一种疏离感。
评分劳伦斯说不去旅行永远只是翻开书的第一页,毛姆则认为真正的智者只在思想中旅行,前者是将梦想化为现实的实干家,后者是在现实中寻找梦想的织梦者。
评分阿拉伯的铁道游击队
评分这本书名不见经传,但提到阿拉伯的劳伦斯则是如雷贯耳。不错,本书就是传奇人物劳伦斯参与的阿拉伯反抗奥斯曼帝国争取独立运动的自述。情节曲折,文字优美,如亲临各种历史事件。但二位主人公中,劳伦斯一生不想被名所累,最后因摩托车事故丧身;另外一位先知穆罕穆德的后代阿希姆家族的费萨尔先被法军赶出大马士革,后在英国支持下成为伊拉克的国王,后面大家都知道了。
评分阿拉伯的铁道游击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