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最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并吸取了前人一些研究成果,纠订了部分错谬。本次修订,除了仍以百衲本为底本之外,抽换了所有的通校本,在充分版本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期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刊宋元递修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刊宋修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宗文书院刊明修本等四个宋元本为通校本,重做校勘,增加校勘记1100多条,改动标点1000馀处。
我从2016年接触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开始,便逐渐萌发了要研读此书的念头。既然是立志要研读,那就要尽最大努力弄懂书中每字每词的意思。然而,钱海岳先生此书难在它不仅仅是一部史料的汇编整合,文字之间还暗藏了许多钱先生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即《义例》所谓: “是非美刺...
评分通过《新五代史》的阅读。让我了解那段历史,对于史集的阅读方式进行了提升。可以肯定的是,《新五代史》不是一本写给后代的史书,更应该是以道德文章建言、以人物功过表明政治立场的历史讲述。而讲述不同于信史,在这个观点上我是不能认同欧阳先生对《旧五代史》的删节...
评分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比薛居正的《舊五代史》簡略許多,但確實讀起來沒有薛史那種繁蕪的感覺。雖然缺點是太簡略,但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重視文采和人物的刻畫,歐陽修一直是提倡簡潔的文筆寫史的,而此書在保留反映人物特徵的故事、軼聞方面倒也並不省略筆墨,如莊宗李存勖...
评分陈寅恪推崇宋代史学。宋人不可能修本朝之史,而是前朝之史,比如欧阳修编修唐史、五代史。《新唐书》是多人之功,而《新五代史》出自一人之手,当然更加神完气足。《新五代史》的史论往往以“呜呼”二字开头。检览全书,这类文字共有四、五十处之多,大旨涉及书法凡例、仪礼纲...
评分先讀薛史,後讀歐史,可知後勝於前,而薛史宋以後漸軼散,蓋有因也。嗚呼!赤縣沉淪,莫過於蒙元;王綱解紐,莫甚於五代。究其因也,是亂世多生亂徒也。後梁朱溫,出身黃巢賊;後唐李克用、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皆沙陀蠻夷;後周郭威,少賤且黥;前蜀王建,少無賴,裡人謂...
虽无注释 五星不减 欧阳公书 强烈推荐
评分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著于世者,不能纪其始终。
评分看完了,人名都没记住几个。
评分老欧有些常用的字词,比如佗 自xx 呜呼等,文笔晓畅就不用说了,记梁太祖事最愤怒,记唐庄宗事最曲折,记周世宗事最惋惜。明为宋人,暗黑大宋,多给一星。以我私见郭崇韬传最好,其事详,其笔丰,其情沛,其意哀,以崇韬之起志唐之兴,以崇韬之败见唐之覆。欧史于庄明之际,可谓良史。
评分老欧有些常用的字词,比如佗 自xx 呜呼等,文笔晓畅就不用说了,记梁太祖事最愤怒,记唐庄宗事最曲折,记周世宗事最惋惜。明为宋人,暗黑大宋,多给一星。以我私见郭崇韬传最好,其事详,其笔丰,其情沛,其意哀,以崇韬之起志唐之兴,以崇韬之败见唐之覆。欧史于庄明之际,可谓良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