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多伊爾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曆史學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著有《歐洲的舊秩序:1660-1800》(第2版,1992)、《法國大革命的起源》(第3版,1999)、《舊製度下的法國》(2001)、《牛津法國大革命史》(第2版,2002)、《貴族及其大革命時期的敵人》(2009)等。
二百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影響為何如此深遠?它與此前的美國革命和此後的俄國革命等有何關聯?它到底是黑格爾眼中“燦爛的黎明”,還是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在這本書中,法國大革命研究大傢威廉•多伊爾並不是在復述一個為人熟知的故事,而是力圖深入探究這場革命對人類社會意義何在。
本書先是探討法國大革命的那些熟悉意象,有來自狄更斯、奧希茲女男爵和托爾斯泰的,還有“沒有麵包,就讓他們吃蛋糕”的傳說以及三色旗。隨後,通過簡要考察舊製度及其崩潰,多伊爾分析瞭革命是如何發生的:舊製度如何變得過時,成就如何滿足不瞭野心。多伊爾努力讓讀者認識到:法國大革命摧毀瞭法國以及法國以外曆時久遠的文化、製度和社會結構,今天的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場革命的遺産之中。全書最後部分則思考瞭這場革命為何會引起那麼多的爭議。
前一阵子读完了牛津通识读本之一的 the French revolution,读起来蛮晦涩的。作者用了一大堆我都没见过的词汇。和学长探讨,他指出那个时代的法国人不是都讲法语的,但是就算是这种烂摊子依旧打败了好几次反法同盟。当然有拿破仑等的军事才能的领导。但更看出民族主义的强大力...
評分★第一章 回响 波兰人先是于1794年高唱《马赛曲》以抵抗对其祖国的瓜分,后来又于1956年唱着《马赛曲》反对苏联的暴政。□□□□□1789年革命之后,没有几个国家不曾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 20世纪的平行线 列宁、斯大林、希特勒□□□□□这样的人物,已经取代罗伯斯庇尔或...
評分序言 沈坚/文 1989 年,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之时,一种对法国大革命新的历史解释在西方取得了主导地位,这一新的解释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修正主义”。与传统的法国大革命解释不同,这一“修正主义”的观点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初动力主要来自思想方面,而不在于社会经济方...
評分前一阵子读完了牛津通识读本之一的 the French revolution,读起来蛮晦涩的。作者用了一大堆我都没见过的词汇。和学长探讨,他指出那个时代的法国人不是都讲法语的,但是就算是这种烂摊子依旧打败了好几次反法同盟。当然有拿破仑等的军事才能的领导。但更看出民族主义的强大力...
評分这本翻译过来百余页的小书,把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后果、影响进行了分析,作者的观点是法国大革命虽然很多的极端、很多的偶然、很多的残忍,死了很多人的功大于过,给人类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对照另外一本《乌合之众》,里面主要讲底层人士造反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产...
雖說講小16活該不太好,但他真的就是活該啊???????? 大革命史真是太好看瞭好想看丹東傳啊!!(本書現已加入島國學派豪華套餐()
评分總算看完瞭 啊! but這是英國人寫的,上次視奏教授說法國他心裏彈弗雷最好的是英國人。這樣好奇怪啊!
评分雖說講小16活該不太好,但他真的就是活該啊???????? 大革命史真是太好看瞭好想看丹東傳啊!!(本書現已加入島國學派豪華套餐()
评分絕對平等和無序往往等同,人類就是這麼賤啊有什麼辦法
评分法國大革命並不隻是簡單的世人所知攻剋巴士底獄和那看上去響亮光輝的人權宣言那麼簡單 這場革命從1789年開始到1799年拿破侖上颱結束 期間的各種政治力量與行為相互交織産生的結果與影響纔構成瞭世人所熟知的這場“偉大”革命 論其結局的影響甚至要持續到1815年拿破侖退位 某種意義上這場革命將舊貴族的歐洲推嚮瞭深淵 而它的意義也誠如作者所言—啓濛精神的勝利 這是不可代替與忽視的 而這也是東方某國近代以來所有革命運動都不具備的成果;恐懼是革命的長子;可以作為《舊製度與大革命》的導讀;真正帶著嚴肅的態度審視曆史與革命的人都不會對革命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但是 人類社會卻少不瞭革命 它終會在下一次民眾憤怒的站起前靜靜地等待 而一旦來臨 誰都難以承擔它的怒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