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為兩名作者閤用的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齣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曆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帶一本書去巴黎》。譯著有《漢娜的手提箱》、《剋拉拉的戰爭》、《蓋比櫥櫃的秘密》等。
本書是《曆史深處的憂慮――近距離看美國》的姊妹篇,作者繼續以信件的形式,從“美國總統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用一連串的故事,層層鋪排齣美國政治法律製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細節,使讀者更深刻地瞭解美國是如何在自身的製度係統中,通過“平衡和製約”去實施對權力的監督和限製。
如果上一辑《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还有不少为保障自由而付出代价的沉重的话,这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就几乎都在赞颂对总统权力制约的胜利了,而且讲述的节奏更慢,一些细节反反复复纠缠不休…… 但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作者的描述却多多少少有了些理想化和绝对化,有意无意地夸大...
評分和林达的前一本不同,这本书我读得索然无味。 美国的三权分立我是比较了解的,甚至敢说比作者了解——这怎么看都像是在说大话,因为我一没去过美国二没有作者的经验多,但我仍旧坚持我的看法。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豆瓣里有人说林达根本就是亲美派的痕迹——作者对于美国的...
評分如果上一辑《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还有不少为保障自由而付出代价的沉重的话,这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就几乎都在赞颂对总统权力制约的胜利了,而且讲述的节奏更慢,一些细节反反复复纠缠不休…… 但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作者的描述却多多少少有了些理想化和绝对化,有意无意地夸大...
評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三权分立”的形式,我们有理由拒绝,但“三权分立”中包含的权力制衡原则,我们却应无条件接受。 http://blog.163.com/freeokok@126/blog/static/17274096920109298353821/
評分如果上一辑《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还有不少为保障自由而付出代价的沉重的话,这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就几乎都在赞颂对总统权力制约的胜利了,而且讲述的节奏更慢,一些细节反反复复纠缠不休…… 但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作者的描述却多多少少有了些理想化和绝对化,有意无意地夸大...
人類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維持反思的功能。美國製度的優越性,一方麵在於“人是靠不住的”的理念,而重要的一方麵是,麵對接踵而至的變化時能及時發現舊製度的漏洞,並能依靠內心對人的尊重、對憲法的信仰、以及正義感,做齣正確閤理的改良。 因此不論是製度還是理念還是民眾,整個美國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再次感嘆美利堅閤眾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傢。
评分作者不見得是“美分黨”,但絕對是幼稚、膚淺的觀察者。
评分#(2018)065#以尼剋鬆的“水門事件”和剋林頓的“白水門”為綫,主要講瞭美國的憲法文化,平衡與製約機製及曆史上的憲法危機。憲法在美國不是一張紙、一個文件,在美國人心中,這是他們得以在這塊土地上自由生存的保障。 說總統是靠不住的,實際上也就是說政府是靠不住的,人是靠不住的。 怎麼解決靠不住的問題呢?製度。美國人認為總統可以靠不住的,但是,製度是必須靠得住的。失去製度對於人民權利的保證,他們就失去瞭一切。 因此,美國憲法的設計思想的起點就是:人是靠不住的,權力導緻腐敗,絕對權力導緻絕對的腐敗;設計的齣發點著眼於權力機構本身可能發生的內部變化。美國人相信機器(收銀機的發明),相信製度,他們認為隻有把權力及盡分割,並使其相互製約,相互監督纔靠得住。今日喧嘩,可能隻是一時曇花,製度的生命力,在綿長曆史中。
评分第二遍看這本書......明年是美國大選年,正好印證對比。現實和理想,民主和權力,一定會給我更深的理解和衝擊。這本書解釋和很多我們的疑惑,也使我瞭解瞭為何「環球時報」總是抨擊美國言行不一:其實這是設計精巧的“收銀機”在正常工作,沒有一個權力機構能夠隻手遮天而已。「總統是靠不住的」,權力是靠不住的,任何人在擁有絕對的權力都是靠不住的。隻有製度能夠限製權力,而對我們來說,更是道路漫長。
评分剋林頓夫婦後來的故事還不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