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李宗陶 文化访谈 访谈 人物(写作) 特稿 人物 文学 传记
发表于2025-02-02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集收录文化记者李宗陶写于2008-2014年的17篇人物特稿和访谈,受访者涵括作家、画家、学者、导演、艺人等,其中不乏文化界重要人物。宗陶以她的专业、认真和沉着,细心体贴每一位受访对象,为他们,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景观,留下一帧帧传神的剪影。
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而每写一人,每成一稿,显然宗陶就掉进去,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恨不得钻进那人的肚里,直如孙悟空。
——陈丹青
锲而不舍的劲头,灵动漂亮的文笔,踏实沉静的风格……我们已看出宗陶的后劲其实更足。她能活到老,写到老。
——姜文
李宗陶,七〇年代生于上海。曾任《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现为《289艺术风尚》杂志总主笔,在思想者访谈、人物特稿、历史写作、非虚构报道等领域均有出色作品。本书收录的《中国制造:欲望年代的干露露们》荣获首届非虚构写作大奖之时代表情奖。
有几篇不错,有几篇谄媚,有几篇进退失据。
评分有几篇不错,有几篇谄媚,有几篇进退失据。
评分宗陶老师赠我的这本书,没有一口气看完,抽空翻翻其中的章节,多有停留之处。如陈丹青先生所言,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写作亦是一门技艺,当学习。
评分那时候的人物特稿,细节描写可真多啊。现在读来会觉得过多,信息密度不足
评分从专业角度来看,有几点值得学习:1.开篇的描述都很精彩,语言功底深厚;2.准备功课做得很细致;3.刻画人物内心形象
读了五篇 ,龙应台,林青霞 ,王蒙,马原 ,朱建新。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很优秀,无可挑剔。在内容上,每篇人物稿通篇周边采访和话语引用太多,甚至出现了一整页都是引语。很多引用的人物也不认识,读起来太费劲,作者本人的对人物的读解缺乏深度。有一些只是在叙述他过往的经历,...
评分读了五篇 ,龙应台,林青霞 ,王蒙,马原 ,朱建新。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很优秀,无可挑剔。在内容上,每篇人物稿通篇周边采访和话语引用太多,甚至出现了一整页都是引语。很多引用的人物也不认识,读起来太费劲,作者本人的对人物的读解缺乏深度。有一些只是在叙述他过往的经历,...
评分读了五篇 ,龙应台,林青霞 ,王蒙,马原 ,朱建新。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很优秀,无可挑剔。在内容上,每篇人物稿通篇周边采访和话语引用太多,甚至出现了一整页都是引语。很多引用的人物也不认识,读起来太费劲,作者本人的对人物的读解缺乏深度。有一些只是在叙述他过往的经历,...
评分据说林珊珊老师去清华教书拿出这个采访邀请函作为教案。 写龙应台和干露露的两篇,足以看出李宗陶【学者型】和【作家型】的担当了。其他略逊色,但是现在实在找不到比她还诚意和有才的人物记者了。实际上,看她写人物,实在是不能更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大部分功夫其实都是在采访...
评分读了五篇 ,龙应台,林青霞 ,王蒙,马原 ,朱建新。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很优秀,无可挑剔。在内容上,每篇人物稿通篇周边采访和话语引用太多,甚至出现了一整页都是引语。很多引用的人物也不认识,读起来太费劲,作者本人的对人物的读解缺乏深度。有一些只是在叙述他过往的经历,...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