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经验

陌生的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丹青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73196
丛书系列: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图书标签:
  • 陈丹青 
  • 艺术 
  • 美术 
  • 艺术理论 
  • 理想国 
  • 文化 
  • 随笔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网络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习作品,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齐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与作品,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网络视频播放逾千万,三百余幅精美彩图,年度艺术话题读物。网络视频节目《局部》讲稿——陈丹青讲艺术的《局部》系列视频自开播以来,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600万,在结集成书过程中,陈丹青对讲稿进行了精心修订,并补充图说信息近万字及后记《陌生的经验》,史航、李静、韦羲、青原作序,相比视频节目,本书内容更为完整。

陈丹青的私人美术史——陈丹青首次将自己的观看经验结集成书,我们得以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看艺术作品。全书摆脱了传统的美术史框架,没有术语和理论,只讲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普及书。

隐没的天才,被忽视的杰作——作者特意选取美术史上较少被提及的作品展开讲述,这些作品很少有机会被大众接触到,却同那些广为人知的名作一样,有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市面上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千篇一律,每一本介绍的都是类似的作品,本书的角度无疑是更独特的。

三百余幅艺术作品,精装四色印刷——陈丹青拿出其个人几十年来珍藏的画册和他游历欧洲所拍摄的照片,亲自裁切放大局部,为读者展现艺术品精彩、微妙、动人的细节,并配以详细说明,精装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初习的作品》,这是一幅名叫《海边的渔夫》的小画,画面是插着兜站在海边的一个小混蛋,脸部没有画全,手脚腿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潦草半成品,画里透着“憨气”。作者是谁呢?梵高。 梵高的作品,陈丹青的讲述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他说梵高透...  

评分

评分

看过了丹青的局部,是个很不错的文艺视频节目,只是老感觉每一集很短暂,没聆听够,没看够。很期待下一季。那种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的艺术讲坛,而且都是些开眼见的东西,不常被人提起的高品质作品。从古论今,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真有论古今中外之意。那种集思敏捷、细微之至、...  

评分

经验,却是陌生的。那应该是从别处应证了此处的,从现在应证了过去的,从没想到的应证了早就明白的。换言之,有点像即视感,有点像顿悟。这是有福气的,但也是源于积累。 我还特别去看了《局部》这档节目。看见陈丹青像模像样地坐在那里,文绉绉地谈论以绘画为主的艺术故事,确...

评分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初习的作品》,这是一幅名叫《海边的渔夫》的小画,画面是插着兜站在海边的一个小混蛋,脸部没有画全,手脚腿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潦草半成品,画里透着“憨气”。作者是谁呢?梵高。 梵高的作品,陈丹青的讲述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他说梵高透...  

用户评价

评分

选的很精致。尤喜苏里科夫。

评分

确实如作者所讲,全书散发出浓浓的装逼味道。“艺术普及类读物”?算不上吧,更像是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观点分享

评分

纪念我15年看《局部》的那段时间和感动

评分

读完,竟眼泪不断的流淌,抽抽搭搭哭了起来。深觉感动,亦深觉可惜,难过。杜尚说,艺术界眼下急于功利,物质至上的局面,用教育来改变是不可能的。可以给予抵制的方式是:沉默,缓慢,独处。说的真他妈的好啊。

评分

所以这就是把文字变成视频成了《局部》,《局部》的话再改成文字成了《陌生的经验》。理想国系列真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看这系列之前是因为自中学如愿专攻艺术就深受陈丹青老师的影响,看完了所有的理想国系列丛书,一本比一本失望,气不打一出来。从采访到视频节目,就一遍遍改着传播方式重复着营销吗?诚然这对不看节目、不看访谈、甚至不懂艺术的人来说可能省时省力,只是现在不是原来没有录像录音、整理个讲稿发行可让更多求学者获益的时代了,现在这行为叫——偷懒,做学问还是至少要有做学问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