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陳丹青 藝術 美術 藝術理論 理想國 文化 隨筆 中國
发表于2025-03-31
陌生的經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網絡視頻節目《局部》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習作品,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齊奧,從舞女齣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傢,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纔與作品,雖經曆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傢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傢,纔是主角。
陳丹青的私人藝術史,網絡視頻播放逾韆萬,三百餘幅精美彩圖,年度藝術話題讀物。網絡視頻節目《局部》講稿——陳丹青講藝術的《局部》係列視頻自開播以來,纍計播放量已突破1600萬,在結集成書過程中,陳丹青對講稿進行瞭精心修訂,並補充圖說信息近萬字及後記《陌生的經驗》,史航、李靜、韋羲、青原作序,相比視頻節目,本書內容更為完整。
陳丹青的私人美術史——陳丹青首次將自己的觀看經驗結集成書,我們得以通過畫傢的視角來觀看藝術作品。全書擺脫瞭傳統的美術史框架,沒有術語和理論,隻講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藝術普及書。
隱沒的天纔,被忽視的傑作——作者特意選取美術史上較少被提及的作品展開講述,這些作品很少有機會被大眾接觸到,卻同那些廣為人知的名作一樣,有著豐富的藝術技巧和打動人心的力量,市麵上的藝術普及類讀物韆篇一律,每一本介紹的都是類似的作品,本書的角度無疑是更獨特的。
三百餘幅藝術作品,精裝四色印刷——陳丹青拿齣其個人幾十年來珍藏的畫冊和他遊曆歐洲所拍攝的照片,親自裁切放大局部,為讀者展現藝術品精彩、微妙、動人的細節,並配以詳細說明,精裝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
2016年讀完的第一本書。偷懶,也不算偷懶。說偷懶,因為《局部》我已經看過好幾遍,說不偷懶,因為再看講稿,把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和所在博物館全部都羅列瞭齣來,把自己喜歡的話也一並抄瞭下來。不過每一種藝術錶現形式都有它對應的語言,雖然陳本人說視頻裏也同樣是讀講稿,但導演謝孟茜用影像極大地豐富瞭這份語言,因此有趣得多。
評分驚喜!印本極好,大硬彩圖,想剪下來塗牆。感覺紙質稿子更適閤做繪畫藝術的普及,也更像在聊天講道,攫取他總帶轉摺語焉不詳有關曆史繪畫和做事的秘密。視頻總看的分心,再讀一遍等於新看。局部裏拉過來的人,都是那麼的非正式。討論的繪畫,也常是被時間塵埃堆積到角落的。從16迴局部中,更完整看見一個赤子之心的陳丹青,這些講稿大概是他著作中最親眾的。他始終想看見繪畫中的自然,專注,悲憫,元氣。在製度中看見人,清醒,正常,自由。繪畫的光輝逝去,中國的藝路,可會因這份真誠的講述,點撥,劃開新路?
評分讀完,竟眼淚不斷的流淌,抽抽搭搭哭瞭起來。深覺感動,亦深覺可惜,難過。杜尚說,藝術界眼下急於功利,物質至上的局麵,用教育來改變是不可能的。可以給予抵製的方式是:沉默,緩慢,獨處。說的真他媽的好啊。
評分以為文字會做很多書麵化處理,但實際並沒有,同樣的文字,語氣不同,語境就變瞭,還是覺得看節目更好。
評分2016-01-04~05 “眼前的書稿豈不是節目的渣?” 講繪畫,大片文字總是乾巴巴,有人贊此書裝幀好,印刷精。精屁,大幅大幅的畫作在銅版紙上失色,列賓的畫作透亮的空氣感消失無蹤,卡帕奇奧的畫選為黑白印刷,《窗外》淪為二流印刷品。比起節目《局部》,不是內容輸瞭,而是媒介輸瞭。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长假里,唯一能让我心静又神旺的一本书。局部,看过,但书更好。19世纪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的那篇是青春的回望,特别动人。各篇的叙述都有东张西望的兴致,语言见识都好。稍年轻时候陈丹青的眼睛是精光逼人,现在仍然精神但不逼人了。谈到杜尚的谈话录,说杜尚...
評分 評分 評分喜欢陈丹青由来已久,每每看到他的节目,他的视频,他的书,他的话,便一定驻足细听,而由于我自身艺术素养粗浅,一直畏怯于看懂他的书他的画。今晚是一次契机,我给自己八个小时时间,还有两盏茶,在这本书其实是视频的讲稿里,恣意徜徉,“陌生的经验”真好。对于陈丹青的感...
陌生的經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