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中島敦(Nakajima Atsushi,1909-1942)
日本作傢。一九三三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係,曾在私立橫濱女子高等學校任教。一九四二年七月在《文學界》發錶〈山月記〉和〈文字禍〉,驚動文壇。稍後發錶《光•風•夢》,鏇即入選為芥川獎候選作品。同年十二月因哮喘病發作去世。
他的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廣為流傳,其中〈山月記〉為日本高中語文教材常選篇目,一九四八年齣版的《中島敦全集》獲日本第三屆每日文化齣版獎。
譯者簡介
韓冰
生於河南鄭州,自中學時代學習日語。留學東京大學比較文化專業。迴國後曾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擔任編輯。現為自由編輯、翻譯、撰稿人。
孫誌勇
生於河南鄭州,自中學時代學習日語。曾在日本放送協會NHK中國總局任職。現從事外交工作。
日本文壇上稍縱即逝的彗星作傢中島敦
重塑中國古典,精選短篇作品集問世
屢入選日本高中國文指定教材文章
李徵、子路、李陵、司馬遷這些史書中的配角,
在中島敦筆下,以主角的身份上演一齣齣文學的歷史劇,
讓我們透過他們的生命情境,看見自己。
一個變成老虎的男人、在孔子弟子中並非最齣名但是最直率的人、隻為瞭正確的信念而遭受閹割的男人、在冰天雪地牧羊瞭幾十年的人……
〈山月記〉的李徵、〈弟子〉的子路、〈李陵〉裡的李陵、司馬遷、蘇武,這些在原典中不是主角的人物,他們的一輩子隻是書上的寥寥數語。他們有什麼煩惱、處於人生重大睏境時怎麼想、他們的想法又如何改變瞭自己的命運……我們可說完全不知道。但是,他們當中的某一人會不會是我們在平行世界中的另一個自己?
中島敦重新凝視這些人物,彷彿正看著自己的內心。奇妙的是,經過他的描寫,這些小人物彷彿也成瞭你我身旁某個熟悉的身影。我們凝視這些人的深淵,彷彿就能理解發生在我們生命中不可解的事情。
日本小說傢中島敦在他的代錶作《山月記》中,依憑著深厚的漢學基礎,重新詮釋中國歷史與傳說裡,子路、李徵、李陵與蘇武等人物的故事,深入描繪他們的內心世界,並在賦予其嶄新生命麵貌的同時,藉角色之口思索「我之存在」的意義……
日本近代文学史中,以写作中国题材见长的作者不在少数,除了芥川龙之介、井上靖等早已为国内读者熟悉的大家以外,另一个无法忽视的名字便是中岛敦。 中岛敦英年早逝,三十岁出头便死于哮喘病发。但他在短暂的文学生涯中留下了一批留名史册的小说杰作,而这其中则以《山月记》等...
評分山月不知心底事 ——中岛敦《山月记》中的古典梦境 一、『倾盖如故』 第一次听说中岛敦和他的《山月记》,是在知乎。在关于印象极深的句子的问题里,看到了那段撼动我内心的大段独白。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評分本书收录了中岛敦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九篇小说及二十五首汉诗,小说具体刊载时间列举如下: 《山月记》一九四二年二月发表于杂志《文学界》,取材自《人虎传》; 《牛人》《盈虚》一九四二年七月发表于杂志《政界往来》,取材自《左传》; 《悟净出世》《悟净叹异》一九四二年...
評分中岛敦的汉学修为极高,这本小说集大部分创作于四十年代,战争扩大的时期。两次中日战争间隔期间日本作家对中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芥川龙之介不消说,吉川英治于三十年代创作了长篇《三国》,谷崎润一郎早期成名作即是描写孔子的《麒麟》中岛敦在此风潮之下,将史书中的人物...
良心裝幀,超實惠的精裝版價格。看過這本後就對《文豪野犬》提不起勁。主要是中島敦除瞭寫瞭李徵外還有其他各種角色啊!!!
评分2016.12.26-12.31讀過第一遍。《山月記》《附體》《弟子》《李陵》。 2017.01.02 重溫瞭《山月記》《弟子》。
评分補標。《山月記》一篇真是翻案中無二之作,當年和好友不知因“我為異物蓬茅下”暴哭過多少輪。
评分好喜歡中島敦的文筆
评分2016.12.26-12.31讀過第一遍。《山月記》《附體》《弟子》《李陵》。 2017.01.02 重溫瞭《山月記》《弟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