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裏莫•萊維(1919-1987),意大利化學傢,也被譽為意大利國寶級作傢。他是奧斯維辛幸存者,第174517號囚犯,也是二十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公眾喉舌,備受索爾•貝婁,菲利普•羅斯、卡爾維諾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學大師的推崇。
萊維於1947年齣版第一部作品迴憶奧斯維辛經曆的《這是不是個人》時,卡爾維諾即為他撰寫書評,直至該書於1958年推齣修訂版,萊維纔終獲文壇認可。從此,他的創作如源泉噴湧,涉及詩歌、小說、迴憶錄等各個領域。1963年齣版的《終戰》,描述他從集中營得救迴到意大利的經過,這部作品不僅被選入意大利語文教材,還於1997年被改編為電影《劫後餘生》。
齣版於1975年的《元素周期錶》是萊維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
《元素周期錶》是普裏莫•萊維風格最強烈的關於二戰經曆的小說。作傢具備同時具備化學傢和作傢兩個靈魂,用二十一種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學世界、生活世界和詞源學之間建立瞭微妙的隱喻和類比。在萊維的文學世界裏,隻有通過非生命的物質,我們纔能理解生命。
《元素周期錶》也和萊維其他直接反思奧斯維辛罪惡的作品截然不同——萊維用惰性氣體“氬”來隱喻他成長的猶太社區和皮埃濛特地區其他族裔之間的隔膜;用“汞”這種不穩定、易揮發的的氣體來指代當時服膺於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識分子;而用元素“鋅“惰性、必須需要雜質纔能進行化學反應”的特性來有力諷刺瞭當時希特勒鼓吹的“猶太人是一種必須要祛除的雜質”的荒謬言說。
擊敗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史以來最好的科學著作。——《衛報》
化學對於萊維來說,也是一所 “政治的學校”。 ——《紐約時報》
作者文笔非常诙谐、流畅,译者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那份幽默和飞流直下的文风。 但是,尽管绝少描写集中营里面的残酷,故事里仍时时透露出伤痛、无法原谅,无法释然、绝望的愤怒……这本书也像人生,从少年时代写到中老年,但是集中营施加的折磨和创伤总是时不时浮现在生活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最近忙于学业,很久没有读书了。实话实说,我对法西斯在欧洲的那些罪行没有太多兴趣,但这书名与图书馆中“欧洲文学”的标签看似相去甚远,于是我默默取走了它。 这整本书没有太多抑郁的元素,我想那些不快的往事,以及对此的思考,都应该在莱维的其他作品中充分探讨过了,在我...
對奧斯維辛及前後的私人敘述,年輕的戰前化學歲月永不再來;沉默而悲悼的生活藝術,激憤而中肯的人性覃思;終章《碳》寫盡文明之渺然塵埃。
评分非常好……雖然封麵也實在太魔性瞭……
评分我比較不上颱麵吧,相比普利莫·萊維,我更喜歡 艾·辛格啊~
评分這不是一本討論化學的書,也不算是本自傳,是透過化學元素的隱喻、科學式的文筆,寫下作者自己和他周圍一群人的遭遇,及他的冥想和反思。是部寫法獨特,非常有意思的小說。
评分裏麵排版不如舊版,封麵是改進瞭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