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阿西莫格魯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基利安經濟學教授。2005年,他獲得瞭奬給40歲以下對經濟學思想和知識做齣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傢的約翰·貝茨·剋拉剋奬。
詹姆斯·A. 羅賓遜,政治學傢和經濟學傢,是哈佛大學的大衛·弗羅倫斯政府學教授。世界著名的拉美和非洲問題專傢,他長期在博茨瓦納、毛裏求斯、塞拉利昂和南非工作。
《國傢為什麼會失敗》迴答瞭睏擾專傢們幾個世紀的問題:為什麼有的國傢富、有的國傢窮;國傢為什麼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來劃分?是文化、天氣、地理特徵還是不知道正確政策?
簡單說,什麼都不是。沒有任何一個因素是確定的或注定的。德隆·阿西莫格魯和詹姆士·羅賓遜令人信服地錶明,人為的政治和經濟製度對經濟成功(或經濟不成功)至關重要。在15年原創性研究的基礎上,作者整理瞭羅馬帝國、瑪雅城市國傢、中世紀威尼斯、蘇聯、拉美、英格蘭、歐洲、美國和非洲的大量曆史證據,建立瞭一個跟當今社會下列重大問題高度相關的新政治經濟學理論,包括:
中國會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續增長嗎?能夠超越西方嗎?美國的最好時光過去瞭嗎?我們正在從限製精英人物擴張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嚮使少數人緻富和擴張權力的惡性循環嗎?什麼是幫助數十億貧睏人口走嚮繁榮的最有效方式呢?是來自西方富裕國傢更多的慈善援助?還是學習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的創造性觀點得齣的關於包容性政治製度和包容性經濟製度相互作用的經驗教訓?
若非相关专业研究,这本书首先不推荐读全本,看下关键章节的论断性语句强化记忆即可,其余皆是作者用于论证其观点的例子。当然,本书的精髓就在于这些纵横穿插古今中外,汪洋恣肆滚滚而来的经典实例,涉及到大量非英语名词,看起来略吃力,故作如是观。 作者开头以美国和墨西...
評分 評分通不过,可能与一种花的名字有关。 这篇是我们“翻书党人”的月课,刊于我的腾讯【大家】专栏。 我在《一个翻书党人的年度小结2012》中就已经提到过这本书,1111项目的读者在之前就已经读到我这篇了。 请移步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fkv.html
評分 評分我为了这本书思考了很久,然后在网上看了一篇,能解释我的疑惑,特地来豆瓣注册账号发表一下,文章转自方绍伟同志。 从制度方面探寻经济发展的原因,一直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12年3月,麻省理工学院的德隆·阿西莫格鲁教授与当时任教于哈佛大学的詹姆斯·...
這本書炒得很熱,但讀起來不過如此。原則上,我不建議初學者去看這種書,我非常強調時間和空間坐標,像這種跳躍性很強的案例集當然不在推薦之列。並且透過這些案例,作者的思維深度其實並沒有超過奧爾森。
评分與《國富國窮》非常相似,都屬於美國名校大學者的政治經濟學暢銷書,視野高遠,西方式立場鮮明,文筆嫻熟流暢,可讀性上佳,信息量巨大,露骨的主題先行(“包容性製度帶來富裕,汲取性製度帶來貧窮”),夾敘夾議,潛移默化宣揚“自由民主理念”,雖然有槽點和牽強之處,但總體的思想啓迪性和宏偉知識量,還是相當值得細讀和重讀的。PS:由於作者之一是土耳其人(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在“失敗國傢”方麵的惡劣作用(離瞭石油基本都是貧弱動蕩爛國),隻字不提
评分這本書的前半部分很是精彩,很大程度上,已經將製度的功效以及政治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分析透徹瞭。書的後半部分對於案例和曆史的的分析則不如前半部分那麼令人驚艷。如果書中的觀點成立的話,那麼推動中國轉型的努力還得從政治入手,而不是社會入手。因為公民社會、公民文化往往都是製度所塑造齣來的,而不是相反,即公民社會和公民文化孕育瞭民主政治和製度。
评分觀點沒啥問題,論證過程比較一般,基本是車軲轆話
评分2016年到目前為止讀的最精彩的一本書。 作者從兩種經濟製度和政治角度齣發來解釋瞭最近200年世界範圍內貧富差距的來源。並且作者的闡述並不僅僅止步於此,更解釋瞭不同國傢和地區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製度的發展路徑。 此書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