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令人绝望,又催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暧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言片语,都是不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是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影和一个思考空间。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边境小镇自杀,这个小镇也是三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后,历尽艰险,从此处脱身去法国的地点。
对我来说,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拗口,它的独辟蹊径。它在诉说,但完全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在一种自成意义的语言系统和观感世界中行进。最有趣的是所指和能指之间那神秘的关联,即便通过作者的隐喻和讲解(甚至译者也不得不对此进行一次再阐释,附在每一篇短文的后面,虽...
评分尼采说,有些人要等到死后才出生。瓦尔特•本雅明就是这样的人。本雅明1892年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德裔犹太人,一个成功的古董商。本雅明曾先后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尔尼等大学研究哲学。27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但后来他试图以《德国悲剧的起源》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教...
评分尼采说,有些人要等到死后才出生。瓦尔特•本雅明就是这样的人。本雅明1892年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德裔犹太人,一个成功的古董商。本雅明曾先后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波尔尼等大学研究哲学。27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但后来他试图以《德国悲剧的起源》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教...
评分稀里糊涂之间走进了Benjamin的单行道,因为一个知名书店的名字。 书的封面还看得过去,有时候照片远比那些彩色的几何图形出彩,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是那些简单抽象的几何图形所不能替代的。封底关于书籍和妓女的类比确实很精彩,但是否不太大众?不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下半...
评分还好这并不是我读的第一本本雅明。 其实译者翻译问题出在诠释。本雅明的理论怎么能诠释呢! 而且译者有时候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的趋势。 反而让人很难理解。 总之决定再换个版本的单行道看看。
太多事情就是我本来相信的,太多事情又是早已领悟的,速写式的书读罢或许只是读罢,不要指望被任何一个道理改变。事在人为,其实只要遵从就好。我自有哀酱的庇佑,笑。还是很美的,只是我没读进罢了。日后结合德文原本再细细对一遍。
评分有三分之一看不懂,怎么给分
评分思索性的回忆想从前世界的残忍中学会用自己的坚韧去战胜现世界的残忍。but…译者的长句让人很无力
评分不知所云。。
评分有三分之一看不懂,怎么给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