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本薛定谔的一次公开讲演的内容。没错,是要死不活又死又活又不死又不活被看了一眼也许就突然死了的薛定谔的猫的薛定谔。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
评分我是一个文科生。按道理说,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学习自己需要的范围内的知识就够了,只需要在一个范围内活的衣食无忧就够了。但事实上,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不会在自己所被规定的范围内活得自如,甚至没有疑问,困惑,痛苦。我相信人们之所以看起来没有忧虑,只是因为他必须使自...
评分因为最近看了两本书都提到熵的问题,联想到“911世茂坍塌”后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所以就从这点出发做了个PPT,把里面的东西摘成一个评论吧。 Less entropy, more energy ◎What is entropy? -Nature tends from order to disorder in an isolated systems. ◎Entropy and o...
评分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评分“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它就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消失于这个世间,你是否愿意按它?”——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中带着危险荒诞的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同样问了身边很多人,得到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原因却是各式各样。我始终认为这一题本身质问的...
神奇的生命体
评分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统计学定律
评分这本书中很多事实被新的科学发现补充和发展,其价值不在于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眼界以及思考的过程,知识会被覆盖或修正,但思考永远值得参考。
评分直观上令人信服的还原论,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知道的这本薄薄的书。虽然的确很薄才九十多页,看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尤其是关于量子力学的部分。 为薛定谔在最开始放置的问题“为什么原子如此之小”和它的答案而叹服,实在是无懈可击的洞察力啊。后半部分,“为维持有序,生命以负熵为生” 的理论,也是独特有趣又令人惊叹。 后记,从物理生物混合讲演到最后直逼终极问题: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自我。或许并没有独一的自我存在,那种“无可争辩的印象”——“我”的存在只是幻觉。这些推论正好和现在的神经研究相合,大脑的自我叙事功能会把经历的所有感觉糅合出一个完整自我观念,即使并不存在这样一种“自我”。 无论是为了单纯的科普,还是为感受这样一种洞察联系的思维方式,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哪怕现在里面有些理论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也还是很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