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著有《罗素自传》、《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等。何兆武,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哲学问题》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论点,是他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本书是几代哲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影响了几代中国学者,也是想在哲学上有造诣的学生的入门读物。
之所以那么认真地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是因为哲学不比其他学科,哲学尤其不可不求甚解。我反复嚼着这本书,反复修改着我自己笔记的各种措辞,有时候改着改着发现之前自己的理解是错的。本笔记的目的是把全书的脉络基本梳理一边,有些精彩的例证也尽量保留,以求往后回来可以看...
评分这本书不深,面向普通读者的,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哲学问题,当然各家有各家观点,罗素在本书中的观点还是很有见地,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认为还是罗素对哲学和科学问题的定义和区分,很让人受用,一般读者看后肯定不再认为哲学是那种虚无缥缈...
评分何兆武也算是知识界的老先生,年届耄耋,一查,翻译的哲学类书也不少,有幸读到他翻译的《哲学问题》,待最后一页翻过,彻底怒了。 首先是感叹如今国内的译者真的是越来越不敬业,被余光中赞为“明快有力”的罗素体,都让何兆武先生这样的大家给翻译的一塌糊涂!除了最后两章...
评分 评分读起来实在累,知道了何兆武这个名字,以后再不买此人的译作。另外本书实在不适合入门。
评分翻译扣一星 大部分只谈认识论扣一星
评分其实蛮好了…只是已经不太能给我多少启发,且最近没有读这类书的状态,有点头疼
评分层层深入,现象(所谓看见)入手,到物质,到认识的方法,原则,到共相,到真理与虚妄的辨析,最后两章划分研究范围,对哲学进行精湛的表述。更可贵在全文的结束,后补上,这是在“未读”相对性理论的情况下完成的,并明确如果有这一理论,那么......
评分看过了希尔贝克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才过来读的,内容少许重复,都是对哲学观点的总结,不过罗素的写的更简洁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