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1945年,

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69
译者:唐建清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54975
丛书系列:企鹅经典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乔治·奥威尔 
  • 政治 
  • 反乌托邦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小说 
  • 外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窜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朱丽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最终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成为“思想纯洁者”。

《企鹅经典:一九八四》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有评论家说,“多一个人看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再看了一遍《一九八四》。是在对自己提醒。每一天过去,困囿在自己的小情绪里,其中有多少关乎这个世界的命运呢。没有。每一天过去,偶尔升起的失落感幸福感那么隆重,沉沦其中,似乎就可以称之为生命的全部了。欢喜,悲伤,其实真的有多少关乎人类的命运关于未来的人类呢。没...  

评分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帕斯卡尔 1984是不凡的一年。它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力作《1984》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同在这一年,堪称20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福柯死于艾滋病。在同一段时间读了两人的书,又偶然...  

评分

《一九八四》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一九八四》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  

评分

自从一九九零年夏天来美,身不由己一直有国难归。去年十月,有友人约我从华盛顿回北京去讲学,我一口就答应了。 八年中,多少至亲好友一个接一个谢世了。远一些的不说,前年六月,董乐山从北京寄来《汪曾祺悄然归去》的剪报。曾祺和我相知六十多年,九零年夏我离京前曾到他家...  

评分

最近断断续续在看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别人问我它是什么书的时候,我会很严肃地和他们说:这是一本很恐怖的书。  说它是恐怖之书不是说这书写的是恐怖故事,而是让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不寒而栗,你会庆幸自己暂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之中。  单看我的这题目吧,...  

用户评价

评分

#奥威尔对冷战世界的预言,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十分贴近现实的。奥威尔的小说读起来让人难过,但又让人情不自禁地往下读,在这本书中对折磨场景的过度渲染又增加了压抑的氛围。不过仔细想想,电幕那种变态的监视又和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私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区别呢,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互联网信息已经足够发达,老大哥无法阻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无法彻底凐灭历史。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评分

恰好同时在读《地下2》,奥姆真理教与大洋国也有一些相似处,两本书里互相看到各自的影子,真有趣啊。#图书馆计划TLP

评分

当做预言来看大可不必,但是现实意义依然很大。第一部真让人感叹,这样的内容不和我们当下一致吗怎样通得过审核,中间段倒是更符合战时社会主义,最后段倒是让整个内容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最后公文倒是有趣。

评分

当做预言来看大可不必,但是现实意义依然很大。第一部真让人感叹,这样的内容不和我们当下一致吗怎样通得过审核,中间段倒是更符合战时社会主义,最后段倒是让整个内容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最后公文倒是有趣。

评分

封面很棒。最可怕的是战争的本质居然是为了毁灭工业化的生产的物质,为了人们不过于享受安逸的生活,长远来看,是为了社会阶级的稳定,统治者的长久。 但是后面审问部分 对奥布莱恩的描述让我一头雾水 可能我还没看懂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