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禾,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执教于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主要英文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禾
出品人:
页数:413
译者:宋伟杰等
出版时间:2014-8-1
价格:CNY 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0885
丛书系列:刘禾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刘禾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思想史 
  •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 语言学 
  • 现代文学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因对一个小站活动(http://www.douban.com/event/18071412/)表示了兴趣,且收到了主办方寄来的两章电子书,十分感谢。网上办读书讨论不是件十分轻松的事,主办方的热心肠值得称道。该活动要讨论的是一位叫Michael Gibbs Hill 的美国学者新出的著作《林纾公司》(Lin Shu, Inc...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提出了很多创见,实在很有启示性。对几篇中国现代文学的解读也很独到,学到了!#2016使劲读#035

评分

很复杂的一本书。 从司空见惯的观点——中国的现代性的发现是被西方观点压抑的——出发,论及翻译语言的转变,国民性,个人性,小说表述模式(自由间接引语(或谓人称的叙事视角),欲望叙事(心理视角)),女性主义批评,语言学。 内容复杂,但是同多数译本理论书不同,文中解读的文本来自于现代文学的经典文本,因而可读性大大增强。唯一的问题还是翻译语言的冗长,以及自造词的读解不确定性。 又,因为关于翻译语言采用材料的不可靠性,稍微降低了本书的可信程度。

评分

困境的实质在于中国人利用西方的东西来建构自己的同一性,而中国文学和文化又以此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员

评分

其实挺不错的,被一干西方理论的仇视者妖魔化过甚。作者提出了太多创见,却硬要都塞到“跨语际实践”的大帽子下面,反而模糊了它的定义。处理成一本论文集可能更好。

评分

读了二三两章,“国民性”、“个人主义”等话语通过译界在中国的传播、演变及合法史,说到底,在民国早期社会背景下,社会改革的核心,还是个人及个性的改造。≠论民族国家理论(?)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