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國著名文理學院——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經濟係終身教授。當過知青,與中國的“三農”問題結下不解之緣。
文貫中於1982年夏,獲復旦大學碩士學位;1989年鼕,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在芝大做訪問學者和攻讀博士期間,文貫中專攻農業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曾擔任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現為《中國經濟學前沿》共同主編,《中國經濟評論》、《中國經濟季刊》、《當代中國研究》等學術刊物的編委。
主要學術方嚮:中國的土地製度、戶籍製度,農業生産力及大飢荒,城市化的內生性,以及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等。
本書談論中國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經濟/社會話題——新型城鎮化。開篇直指中國城市化的“畸形發展”現狀:對農村地區“化地不化人”;城市自我現代化,接受外來人口提供的勞力,但決絕他們的進入;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貧富差距日益加深等現實問題。而後,作者提齣現行土地製度、戶籍製度是造成中國經濟、社會結構雙重扭麯的根本原因。並提齣,應改變本是權宜之計的土地製度,允許土地私有;廢除桎梏農村人口發展的戶籍製度,從根本上排除農村人口遭到的歧視。最終,中國應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發展規律,藉鑒“老浦西”模式,發展內生型城鎮化,實現經濟、社會和製度的三方麵轉型成功。
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集中了中国乃至全球学者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三一学院经经济系终身教授文贯中的视线。文贯中(Guanzhong James Wen),男,1946年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評分书到手很久才写评,因为一字一句看比较慢,而且也怕写评之后失去再读的动力。整体而本书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问题新的角度与逻辑,很是值得认真阅读与学习。 2012年,一次北理工的论坛上,我有幸亲见周其仁教授。当时,我在带一个中国土地问题与新农民工问题的项目,遇到问题特意...
評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一直是个难以协调的问题,当前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像文贯中等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些认为现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良好的,有些则认为是扭曲了经济和社会结构。针对这个问题,文贯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剑指“...
評分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集中了中国乃至全球学者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三一学院经经济系终身教授文贯中的视线。文贯中(Guanzhong James Wen),男,1946年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評分当《吾民无地》出版后,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时间购买并阅读了该书。首先,这是是为看到的第一本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城镇化放在一起论述的学术著作。而且以十分简明逻辑清晰地阐述了三者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在新古典经济学大本营奠定的深厚功底。其次,周其仁教授的推荐,...
文貫中關於土地問題代錶作。
评分道理都是那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並沒有多麼insightful和inspiring。事實上,國傢正在朝著流轉和流動的方嚮轉型。遺憾的是,文教授本書也隻是把這套理想化的道理說齣來瞭而已,並沒有提供實際的解決方案,這也可能是長期在西方生活的他和周其仁、劉守英們最大的差異吧。
评分重新賦予農民地權和自由處置的權利,取消戶籍製度讓人民可以自由遷徙,在三中全會以來政策在推進著,不過要讀懂政策,讀這本書應該是正確之選。戶籍製度無須多言,作為計劃經濟之産物,人為把農民固化在土地上作為巨大農業生産單元,為城市化提供剩餘,早已沒有存在之理由;土地製度作者在文章中反復講其弊端已很透:城市的國有土地和農村的集體土地,市民企業各有其權屬,但集體土地徒有其名而農民亦缺乏契約權利-即使不能被賦予真正的所有權,所以農民嚮城市聚集時無法處置並獲取土地收益,導緻幾個後果:留下之人仍無法規模經營以提高收入、入城之人缺少經濟能力以居住入城市-當然更多是戶籍問題、政府壟斷土地購銷扭麯價格而導緻房價高企及産業結構失衡、土地指標化降低城市聚集效應。農業真正現代化,纔能更有信心做好現代化吧。
评分文貫中火力好猛,遠噴費孝通,近噴華生賀雪峰之流,還不指名道姓地說影帝衣冠楚楚在颱上張嘴說的是瞎話……天朝的大人們也許也有“美”的執念吧非要把天朝打扮成“美國”,所有他們覺得不美的都必須乾掉!不過話說迴來,川南丘區之類的地方,怎麼看不到他說的那麼美好的農村圖景呢?
评分道理誰都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